正文 第138章 忧愁的扑街(第 2 / 3 页)
 十二岁的时候,她就知道民心是个什么鬼东西了。
    是权贵的托辞,是欺善的工具,是一代代帝王自欺欺人的谎言。
    天花乱坠的口才,加上温饱的粮食就能轻易收服民心。不论粮食是烧杀抢掠来的,还是低价收购,官府强征的。不论背后的君主是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头,还是个殚精竭虑的雅士,不论善恶,也无关才智。
    张昌宗随侍在侧,敏锐的觉察到了陛下的失神。“臣进宫前听说天下人都念叨着陛下的好,狄大人说错了,陛下才是民心所向。”
    这话很好听,也是事实,武皇点点头,狄仁杰那是固执,并不是民心。“你说的很好,想要什么赏赐?”
    张昌宗仍旧一副高雅做派,世俗权力与他无关。“臣有幸能够侍奉左右,已经是天大的赏赐了。”
    不要赏赐,只求常伴君侧,这野心可够大的,让武皇很欣赏。
    没有赏赐就是最好的赏赐。一笔金银消去的是多么美好的记忆,俗人才会这么做。
    张昌宗很明白,只要感情到位,金银只是数字而已,陛下可是富有天下的人,权力和财富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看看公主就知道,可有那一项赏赐是公主主动求的?
    朝臣的逼问,张昌宗的宽慰,武皇一次次会心一笑,使得这个小吏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在后宫的地位。
    上官婉儿看在眼里,无能为力。陛下特意扶持n她的势力,只能抗拒斗争,陛下不会让张昌宗的势力超过自己,也不会让二人合成一团。
    就不说张昌宗对她有许多敌意,真是个小肚鸡肠的男人。
    这场公主与朝臣的斗法,居然伤及陛下这个无辜,最大的收益人是张昌宗?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天命所归又一次上演,公主只能唏嘘一声感叹命运的神奇。
    狄仁杰果真自请降官为庆州县令,并举荐张柬之为相。
    沈三问痛心疾首,张柬之怎么就这么快拜相了?张昌宗怎么就这么快崛起了?照这个架势,逼宫很可能也要提前。若政变不是在神龙年,叫他如何准备?
    再有两月,公主便要临盆了,沈三问耐心陪伴在左右。
    公主喜欢听他讲一些稀奇趣事,古怪的制度,不同的风俗,也有一种感觉,仿佛他亲身经历过其中种种,有许多绝非道听途说能有的感触。
    他与大周人是不一样的。
    只是这些人人平等,丰衣足食,嫁娶,每天四个时辰劳作,一年休息许多天的日子。官吏由民众选择,nn的社会。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