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 3 / 5 页)
这一日二人携手进宫。
沈三问突然发现了,一个一直被自己忽略的能人,也是一个能翻云覆雨的女子。
此次拜见武后,武后照例与太平公主议论军国大事,却有一人服侍在侧。
后宫向来不得干预议论朝政,所以武后每次与公主商议都屏退左右,此人能处于此处,让沈三问不得不高看一眼。
沈三问稍作打量,此人与公主年纪相仿,面目清秀,举止神态有些许谦恭也有些许自得,目光炯炯有神,不似宫人唯唯诺诺,低眉顺目,自有一番神采,手如柔荑,应该也是知礼之人。在皇宫没有宫人的谦卑姿态,反而有一种细微的张扬姿态,必然不是长久被深宫压迫之人,此人如何能在武后身旁随侍?
沈三问当下十分好奇,趁二人商议空隙,问道,“不知这位是?”
太平公主应声而答,“此为宫中有名的才女,上官婉儿,文采斐然,博古通今。”
“原来是个才女。”若非有才之人,也不能立于武后身侧了。
上官婉儿,自己居然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人物!
武后:“驸马觉得婉儿面相如何?”
沈三问又打量几眼,“是个聪慧有福之人。”
如果说这是武周的巾帼宰相,自己与之交好便落了下成。今日议政,武后已经让上官婉儿随侍,有心刻意栽培,此人大势已成,自己却未得武后信任,两相对比也是凄凉。
上官婉儿也注意到这位驸马,与传闻一致的温文尔雅,相貌俊朗,对太平公主关怀备至,事事以太平公主为先,全然不在乎外界议论,我行我素,在皇宫之中也是如此,当真是洒脱随性。于皇后此处,也能说上话,发言三思而行,沉稳持重,却不似外界所言的纨绔。
上官婉儿对此人十分好奇。
待二人离去,便迫不及待询问武后,“这位驸马未有实职实权,亦从未参政,却言语自信,建议多有新奇之处,又有慈悲之心,皇后以为此人如何?”
武则天大笑,递给她一本《刑法概论》。“沈三问行万里路,自然与读万卷书的书呆子不同,此书此人所著,你可读一读。狄仁杰曾言此人有大才,本宫见到此书方才全信。可惜此人却无心政事,处处规避责任,只图安乐,刑法概要亦称梦中所见,拒绝署名,以此拒绝朝廷征用。至于此人见识,出身二流士族,对于实务颇有见解,对于政治却偶有不清明。为学有余,为政不足。”
上官婉儿不再多言,皇后口中说的是此人不堪重用,却夸赞有加,必然对此人十分满意,她看
沈三问突然发现了,一个一直被自己忽略的能人,也是一个能翻云覆雨的女子。
此次拜见武后,武后照例与太平公主议论军国大事,却有一人服侍在侧。
后宫向来不得干预议论朝政,所以武后每次与公主商议都屏退左右,此人能处于此处,让沈三问不得不高看一眼。
沈三问稍作打量,此人与公主年纪相仿,面目清秀,举止神态有些许谦恭也有些许自得,目光炯炯有神,不似宫人唯唯诺诺,低眉顺目,自有一番神采,手如柔荑,应该也是知礼之人。在皇宫没有宫人的谦卑姿态,反而有一种细微的张扬姿态,必然不是长久被深宫压迫之人,此人如何能在武后身旁随侍?
沈三问当下十分好奇,趁二人商议空隙,问道,“不知这位是?”
太平公主应声而答,“此为宫中有名的才女,上官婉儿,文采斐然,博古通今。”
“原来是个才女。”若非有才之人,也不能立于武后身侧了。
上官婉儿,自己居然忘记了这么重要的人物!
武后:“驸马觉得婉儿面相如何?”
沈三问又打量几眼,“是个聪慧有福之人。”
如果说这是武周的巾帼宰相,自己与之交好便落了下成。今日议政,武后已经让上官婉儿随侍,有心刻意栽培,此人大势已成,自己却未得武后信任,两相对比也是凄凉。
上官婉儿也注意到这位驸马,与传闻一致的温文尔雅,相貌俊朗,对太平公主关怀备至,事事以太平公主为先,全然不在乎外界议论,我行我素,在皇宫之中也是如此,当真是洒脱随性。于皇后此处,也能说上话,发言三思而行,沉稳持重,却不似外界所言的纨绔。
上官婉儿对此人十分好奇。
待二人离去,便迫不及待询问武后,“这位驸马未有实职实权,亦从未参政,却言语自信,建议多有新奇之处,又有慈悲之心,皇后以为此人如何?”
武则天大笑,递给她一本《刑法概论》。“沈三问行万里路,自然与读万卷书的书呆子不同,此书此人所著,你可读一读。狄仁杰曾言此人有大才,本宫见到此书方才全信。可惜此人却无心政事,处处规避责任,只图安乐,刑法概要亦称梦中所见,拒绝署名,以此拒绝朝廷征用。至于此人见识,出身二流士族,对于实务颇有见解,对于政治却偶有不清明。为学有余,为政不足。”
上官婉儿不再多言,皇后口中说的是此人不堪重用,却夸赞有加,必然对此人十分满意,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