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97(第 1 / 3 页)
    的官话,研究的是大秦的学问,甚至还去大秦科举,吃的是大秦卖的玉米和土豆,他们甚至看上去跟大秦百姓没有任何区别了。
    所谓的王上便名存实亡,再成为大秦的领地也就轻松的多。
    从高句骊回来,柳爻卿也不是什么都没干,他收集了一些证据,证明高句骊是五年前才开始玩蹴鞠,还不太会玩,一开始愣是拿着蹴鞠观赏了半年。
    而五年以前,高句骊根本就没有蹴鞠这种东西。
    说明的文章,包括证据,全部都送去衙门。柳爻卿特地叫他们找了个屋子摆着,任何人都可以看,看看高句骊是如何信口雌黄的。
    以至于后来大秦的百姓骂人就喜欢说几句高句骊,这也是柳爻卿没想到的。
    回到上谷村,已经过去很久,柳爻卿舒舒服服的睡了三天三夜。
    睁开眼,看着瑞哥也在,便问:“路修的如何了?”
    “银子不够了。”瑞哥有些不好意思道。
    “哦。”柳爻卿摸着下巴想了想说,“筹钱吧。积功德扬名的好事儿,叫大家都来。”
    “若是有人不愿意呢?”瑞哥又问。
    毕竟是拿出那么一大笔银钱,这又不是做生意,赚不回去的,肯定会有很多人心疼银钱。瑞哥之所以能拿出这么多钱,一来是因为他的身份,二来则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
    叫人平白无故的拿出银子,怎么叫他们知道那是对的?他们的身份跟瑞哥可不一样。
    “你挑一个典型不就行了。”柳爻卿随口道。
    瑞哥恍然大悟,回去想了好几天,最终选择给公孙家写信。
    公孙般跟柳爻卿不怎么熟悉,却也是一起种花树,一起去仙岛的交情。接到瑞哥的信后,公孙般想也没想的跟家主说了,当时便回了信,只要是公孙家能拿出来的银钱,能能拿。
    最终公孙般承包京城通往上谷村这个方向的一条路。
    瑞哥叫人刻了石碑,写了公孙家修路的事迹,还点名:‘走路不忘铺路人。’
    下雨泥泞的时候,走在水泥路上虽然也会弄湿鞋子,却不会弄脏,走的也更容易。甭管是谁走上这段路,都会想到公孙般,而若是公孙家的铺子,总要优先进去。
    公孙家虽然出了一大笔银钱,几乎元气大伤,但生意却更好,头一年便把银钱又都赚了回来,而且在百姓当中口碑十分好。
    甚至还有读书人写了诗作传唱,当中的‘公孙’二字,指的便是公孙家。
    有了公孙家在前面,一时间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