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7(第 3 / 3 页)
中不发。
    正常情况下, 皇帝将臣子奏折留中不发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朕觉得你们说的很对,但是朕要脸面, 不好直接答应, 非得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请求, 朕才会勉勉强强的答应。
    史书上某某末代帝王被迫禅位于臣子时, 这个臣子也会再三推辞不受, 最后才勉为其难的接受,这两者之间,本质上是一样的。
    第二,朕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是朕给你说话的权利。
    皇帝选择在元日朝拜之际将韦明玄带过去,本身便足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自然不会是第二种,众臣心领神会,便推举几位老臣连同上书,请立皇六子为储。
    这一次皇帝没有再留中,也没有拖泥带水,而是在几日之后的朝议上令人宣读了立韦明玄为储的旨意。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维庆裕二十一年次乙酉正月辛未朔十一日葵亥,制曰:天下之大,实唯重器。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皇六子明玄,禀天地之仁,含日月之耀。穷咨于正,言慎乃简。德临庶官以信,安庶狱以情允。敬承天地,谨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