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3(第 2 / 3 页)
来的,能够不遵守规矩的人不是没有,要么这个人强大到了可以违背规矩创造规矩,甚至于让规矩为他让路,要么就是被形成并创造出规矩的阶级直接碾碎,尸骨无存。
    按照常态来分析,还是后者居多的。
    倘若阮琨宁在皇后提出罚她抄写宫规的时候就直接拒绝,那皇后可能会换一个办法罚她,还算是说的过去。
    但是倘若她应下来了,却阳奉阴违,对于皇后懿旨视若无睹,那自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后果。
    皇后是六宫之主,是大齐的国母,这份尊荣不容人轻侮。
    这之后皇后惩罚她,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皇帝也不能去说什么。
    在朝堂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皇帝在廷议的时候,每每产生了一个新的决策,要将诏令公告天下的时候,首先就要在廷议中获得通过才行。
    皇帝令中书侍郎起草诏书,在廷议中交由丞相三读。
    所谓的三读,顾名思义也就是,丞相会在朝堂上将这份诏书连宣三次,宣读期间,朝臣们若有异议,是可以提出的,但是倘若三读期间无人做声,那这份诏书就视做通过,昭告天下万民。
    在接下来诏书执行的过程中,任何遇到的阻力都会被视为对抗中央违逆君上,随即就会被毫不犹豫的碾碎。
    在某种程度上,这个三读,与皇后在阮琨宁阳奉阴违之后的处置,其实都是托生自同一个规矩,完全可以找到共通点的。
    不只是前朝与后宫,世间很多规矩都是相似的。
    同样的,大家都不会喜欢去破坏规则的人,皇后在深宫中浸淫多年,更加深谙这个道理。
    皇后不怎么愿意见到阮琨宁身边的人,至于经了皇帝的手,送到她身边去的云舒云夏,她就更加不希望见了,大概是知道皇后的心思,云舒也没有停留,将东西送到了昭仁殿的宫人手里头,就直接离去了。
    皇后自宫人手里头接过了那只雕刻描画十分精美的木盒,只略微掂了掂,她勾描的十分精致贵气的眉黛就禁不住动了动——这里头的重量,委实是轻的过分了。
    她冷笑一声,也好,这样大的胆子,本就该受点教训的,她自己拎不清把把柄往自己手里头送,也不要怪别人要收拾她。
    这样的想法,一直持续到皇后打开那只木盒。
    大概是为了显得厚一些,所以那里头的纸张是分两份折起来的,饶是如此,距离那十遍宫规应有的厚度,也是显得十分浅薄。
    皇后面上不动声色,自顾自的展开了第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