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第 5 / 7 页)
空好好儿为自己的前程努力,黄河他自己一个人看就够了,不需要再带个观光团。
只希望这些地方尽快染出成品,他好找人多做几身行动方便的衣裳。到时候草原上有信寄来,他就叫送信的人把衣裳和多的布料送过去。
虽然他出来时没带桓家家人,也没带记着他身材尺码的纸条,不过那都不是大问题,小师兄浑身上下哪一处尺寸他不记得?别说是做这种宽松的外袍,就是做个鲨鱼皮游泳衣他都能保证可可地贴身。
等他拿个软尺,照着自己抱着小师兄时的手臂围度量一遍的。
第266章
腊月间,招抚使团终于回到凉城, 也带来了顺义王世子的舅父及其大妃之父家两族。
劝得这些草原人愿意归顺内附的并不是他们拉进草原的多用油筒和火药, 更不是长枪利剑, 而是为这几个兄弟的父亲封侯受赏,他们的子民在凉城过上了好日子:
单从帖木儿兄弟的衣饰气派、郑朝官员待他们的态度上, 便可见他们内附之后过得十分舒坦,不曾受什么委屈。再听他们口中描述的凉城,更是叫人不敢置信——给贵族王公修建府第也罢, 连给穷苦牧民都给建高厦花园?
那郑朝军士前些年还用着锈迹斑斑的枪, 衣裳破旧的比奴隶强不了多少, 怎么突然间就富裕成这样子了?
帖木儿指天誓日:“若我们兄弟说的有半句假话,就让我们为长生天所弃!”
他们兄弟自求的差使, 又是降郑之后头一回为新主建功, 自是使尽了千般手段。这两部亲戚观大郑与草原战事胜负之变, 也觉得大郑如今富庶强大, 值得投效,终究愿意率部内附。
使团出来时便带着朝廷的封赏, 当场就给了金珠玉帛、官袍纱帽, 还赏赐了诸王公亲贵金玉、珠宝、佛像、汉中府出的实木珐琅座钟等物……
比起顺义侯一族当初入关时的待遇更好。
他们入关时, 也暂居在凉城——太近京师, 朝廷不安, 凉城那里又已建起牧民居所,就比别处城镇方便许多。
这一回出关三数月,再回凉城, 又是一番全新的景象。当地县令、镇抚早接了军中传信,翘首盼着他们回来,见着那些新来的王公贵族后便喜气洋洋地将他们让向城中新府第。
这几个月特为新归顺的部族首领们建的,连带他们这些官员的房子也翻新了一遍:重打了地基,墙里用空心砖做了保温层,又重漆廊柱,窗子都换成了透明的玻璃窗。屋里挂着玻璃煤油灯,点上灯亮如白昼,桌上摆
只希望这些地方尽快染出成品,他好找人多做几身行动方便的衣裳。到时候草原上有信寄来,他就叫送信的人把衣裳和多的布料送过去。
虽然他出来时没带桓家家人,也没带记着他身材尺码的纸条,不过那都不是大问题,小师兄浑身上下哪一处尺寸他不记得?别说是做这种宽松的外袍,就是做个鲨鱼皮游泳衣他都能保证可可地贴身。
等他拿个软尺,照着自己抱着小师兄时的手臂围度量一遍的。
第266章
腊月间,招抚使团终于回到凉城, 也带来了顺义王世子的舅父及其大妃之父家两族。
劝得这些草原人愿意归顺内附的并不是他们拉进草原的多用油筒和火药, 更不是长枪利剑, 而是为这几个兄弟的父亲封侯受赏,他们的子民在凉城过上了好日子:
单从帖木儿兄弟的衣饰气派、郑朝官员待他们的态度上, 便可见他们内附之后过得十分舒坦,不曾受什么委屈。再听他们口中描述的凉城,更是叫人不敢置信——给贵族王公修建府第也罢, 连给穷苦牧民都给建高厦花园?
那郑朝军士前些年还用着锈迹斑斑的枪, 衣裳破旧的比奴隶强不了多少, 怎么突然间就富裕成这样子了?
帖木儿指天誓日:“若我们兄弟说的有半句假话,就让我们为长生天所弃!”
他们兄弟自求的差使, 又是降郑之后头一回为新主建功, 自是使尽了千般手段。这两部亲戚观大郑与草原战事胜负之变, 也觉得大郑如今富庶强大, 值得投效,终究愿意率部内附。
使团出来时便带着朝廷的封赏, 当场就给了金珠玉帛、官袍纱帽, 还赏赐了诸王公亲贵金玉、珠宝、佛像、汉中府出的实木珐琅座钟等物……
比起顺义侯一族当初入关时的待遇更好。
他们入关时, 也暂居在凉城——太近京师, 朝廷不安, 凉城那里又已建起牧民居所,就比别处城镇方便许多。
这一回出关三数月,再回凉城, 又是一番全新的景象。当地县令、镇抚早接了军中传信,翘首盼着他们回来,见着那些新来的王公贵族后便喜气洋洋地将他们让向城中新府第。
这几个月特为新归顺的部族首领们建的,连带他们这些官员的房子也翻新了一遍:重打了地基,墙里用空心砖做了保温层,又重漆廊柱,窗子都换成了透明的玻璃窗。屋里挂着玻璃煤油灯,点上灯亮如白昼,桌上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