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3(第 2 / 3 页)
但是这个工作量实在是大,缩了又缩,设计图就只有一百五十平的大小了。梁季文有空间,每天往下面运东西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他空间里还有一批数量不少的质量过硬的铁板,夹到四周土墙里,承重柱也立起来,一个又一个的架子摆起来,堪堪在放假前把大致的工作做好了。
    这次暑假回去,大伙的任务的挺重的,最主要的就是先搞定高考的事情。梁季宇、梁季恒再加上半个梁家人吴时谣,都要考试,而且是三个都是压力巨大。
    梁季宇不用说,他这么多年都没上过学了,学成什么样他自己也没个把握。梁季恒对上学考试其实没多大兴趣,这小孩也不知道咋长的,一门心思都扑在医术上,很少对其他东西感兴趣,学习成绩虽然好,但想要上他想上的华夏首都医科大学还是有些运气,虽然临近考试那段时间跟疯了一样学,但也不知道能不能被录上。
    吴时谣是复读,尤其是上一次因为填报志愿才没能上成大学,这次的心理压力是最大的那个,尤其是报志愿的时候,躲在家里谁都不见,哭得眼睛都肿了。
    考试不是最煎熬的时候,最痛哭的莫过于等结果的过程。梁季宇也紧张,但是吴时谣的状态明显太差,他也不敢把焦虑表现出来,每天拉着吴时谣到处玩。
    三人这次填的都是燕京的学校,他们家是真的要一股脑地往燕京去了。不过也没办法,谁让燕京是华夏城市中最好的那个呢?谁都没法否认,华夏的资源是无条件地向燕京倾斜的,不管是物资还是别的。
    梁季文四个,就是下面小孩的参谋。这个年代的信息传递虽然比古代要好上不知道多少,但也不能跟信息化时代比,想要知道一些消息,除了口口相传就只有找书看报了。梁季文几个在燕京,对各个大学即使不了解,但也好打听,再加上各个大学间都有交互,知道点内幕消息也方便,所以梁季文几个给的都是燕京几个大学作为参考。
    千盼万等,终于是到了发录取通知书的时间了。到目前为止,就梁季恒对过答案估过分,吴时谣是不敢对,梁季宇也陪着她,两人都只等最后结果。
    梁季宇对自己的水平还是知道的,他没想着说家里几个兄弟姐妹都上的是华夏一流大学就盲目地填志愿,相反,他很冷静,第一志愿报的就是燕京农学院,这个学校跟华夏农业大学是没法比,但也是一个本科学校,同样在燕京。收到通知的时候,他松了很大的一口气。吴时谣比他早一天收到通知书,这下他们可以一起去燕京了。
    吴时谣今年爆了个大冷门,她直接就没填志愿,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