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玉伴兰时(双重生) 第6节(第 2 / 4 页)
陛下跟自己的太子,也从不拿什么天子架子,如同一般老父,乐呵呵问他:“你怎知不可能?小女儿家的心思,你一个男子,如何得知。”
对啊,为什么?
太子后知后觉。
其实他也说不上来,但他就是笃定,兰时瞧不上那沈初霁。
那沈家子身上无一处可取,也根本配不上兰时。
太子殿下思索片刻,字斟句酌地回:“兰时尚幼,议亲还为时尚早,今次龙舟争标之事,儿臣已经斥责过她了,往后也绝不许她再如此莽撞。”
话里话外都是替兰时开脱。
陛下轻嗤一声,还斥责。
他这老成持重的太子,从来口不对心。
皇帝陛下也不预备再提两句,登时就赶太子殿下走,“退下退下,政事堂去,刑部探查时,你也听听,看看哪家的儿郎心思如此歹毒。”
陛下瞧着太子的背影,深觉这教子比理政事还累,他替太子取字执玉,是执玉,结果太子像是抱着块石头,石心石性地。
太子殿下并未去政事堂,而是转头去了仁明殿。
没想到扑了个空。
皇后娘娘设小宴待内命妇,却不见兰时,匆匆向皇后请安后离开。
太子殿下无法在内宫耽搁太久,只能命常保去寻人。
自己去了政事堂。
在檐下回廊一侧,沈相拦住了太子。
沈相躬身行礼,久久未起,“殿下,有一事臣得提前说与您听。”
“臣已经命家仆细细查探过,这铁铸暗器,出自严家铁匠铺。”
余下的话,已经不必再说了。
太子殿下瞬间心领神会,面上并不见多余神色,一如往常道:“丞相放心,孤心里有数。”
得太子殿下这一句,沈相心里也松了口气。
太子从来性子冷淡,不如陛下温和,极少有人能揣摩他的心思,如今沈相将这事提前透给太子,也是想看看太子究竟会作何反应。
他不能容许有人想加害他的儿子,可若那人身后站着储君,这事就格外棘手了。
太子殿下没想到会是这样,但也不太意外。
严家铁匠铺,太子殿下记得,那是文府的产业。
文府,是他亲外祖家,他已逝的外祖母,姓严。
不过他未曾记事时,母妃便去世了,他与外祖家,并不亲厚,最起码,不如同卫国公府熟络。
他的外祖父,曾是父皇的太傅,可惜子孙辈都不太争气,他有三位舅父,只有
对啊,为什么?
太子后知后觉。
其实他也说不上来,但他就是笃定,兰时瞧不上那沈初霁。
那沈家子身上无一处可取,也根本配不上兰时。
太子殿下思索片刻,字斟句酌地回:“兰时尚幼,议亲还为时尚早,今次龙舟争标之事,儿臣已经斥责过她了,往后也绝不许她再如此莽撞。”
话里话外都是替兰时开脱。
陛下轻嗤一声,还斥责。
他这老成持重的太子,从来口不对心。
皇帝陛下也不预备再提两句,登时就赶太子殿下走,“退下退下,政事堂去,刑部探查时,你也听听,看看哪家的儿郎心思如此歹毒。”
陛下瞧着太子的背影,深觉这教子比理政事还累,他替太子取字执玉,是执玉,结果太子像是抱着块石头,石心石性地。
太子殿下并未去政事堂,而是转头去了仁明殿。
没想到扑了个空。
皇后娘娘设小宴待内命妇,却不见兰时,匆匆向皇后请安后离开。
太子殿下无法在内宫耽搁太久,只能命常保去寻人。
自己去了政事堂。
在檐下回廊一侧,沈相拦住了太子。
沈相躬身行礼,久久未起,“殿下,有一事臣得提前说与您听。”
“臣已经命家仆细细查探过,这铁铸暗器,出自严家铁匠铺。”
余下的话,已经不必再说了。
太子殿下瞬间心领神会,面上并不见多余神色,一如往常道:“丞相放心,孤心里有数。”
得太子殿下这一句,沈相心里也松了口气。
太子从来性子冷淡,不如陛下温和,极少有人能揣摩他的心思,如今沈相将这事提前透给太子,也是想看看太子究竟会作何反应。
他不能容许有人想加害他的儿子,可若那人身后站着储君,这事就格外棘手了。
太子殿下没想到会是这样,但也不太意外。
严家铁匠铺,太子殿下记得,那是文府的产业。
文府,是他亲外祖家,他已逝的外祖母,姓严。
不过他未曾记事时,母妃便去世了,他与外祖家,并不亲厚,最起码,不如同卫国公府熟络。
他的外祖父,曾是父皇的太傅,可惜子孙辈都不太争气,他有三位舅父,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