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5(第 1 / 2 页)
    ,也有些胆怯,内心虽有儿女情长,也增添了负重致远的情感。我知道,我依然是可鄙的,借着教育的名义,去寻找心中的企望。可当我拖着一箱沉重的书本与画笔,也多了一份使命感,我所代表的不止是我自己,是老师们的关切,是小朋友们的爱心。每个人都怀着善意去关心这些孩子,让他们通晓更丰富的知识,了解更广袤的世界,拥有更开阔的道路选择权。
    哪怕最终什么也没有改变,已经能让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爱意。
    中转到成都后又坐上了到西昌的火车,山地隧道开始接二连三,轰隆隆声响让人根本无法入睡。虽然昏沉疲惫,但幸运的是车厢内同样也有去支教的大学生,并且全部在西昌下车。很快与他们闲聊起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听听他们的支教经验与故事,也不再那么孤寂忧虑。
    到了西昌后,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又各自坐上了发往不同县城的大巴。这一颠簸,又是5个小时,整个人是腰酸背痛,困倦不堪。
    到了县城后又跟当地村民拼了一辆面包车,上车先给我妈报备行程,然后又给赵吉村的村长打电话,好在他老婆说他已经出发了。
    二个小时后,我终于彻底、安全地到达了乌达镇!按照村长说的路口,走过去,有一位坐在树下拿着草帽的大爷,其实也不大,可能就50多岁,只是比较显老。他看见我迎面走来,提起地上的编织袋起身:“女娃子,你是不是来我们村支教的易老师?”
    声音一模一样,没有错。我迎上去,“是的,你就是赵村长吧?”
    “我都在这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他接过我的行李箱,“来,我给你提,到我们村还要走2个多小时。”
    还要2个小时?我……忍住哀嚎,把行李箱给他,边走边打听正事:“林老师,他现在在学校?”
    “是的。”
    “他是什么时候来这里的?”
    “我记得是去年10月份,你们认识啊?”
    “啊,我……我是听介绍我来的人提过他。他知道我要来这里吗?”
    “不晓得。这一周还没碰到他。”
    2个小时的山路,聊到他家,吃了顿饭后,才明白什么是这一周还没碰到他!去学校还要走一个半小时!!再次给我妈报了平安,又跟着赵村长朝学校走去。
    学校在半山上,山路窄,可能是刚下过雨,路质虽然松软,却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村长断断续续介绍学校的情况,我一边听一边低头看路,还是崴了几次脚。
    “上了这个坡就到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