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第 1 / 3 页)
    相差比较大。
    宁馨去报到这天,杨秋菊因为好奇,带着孙子凑热闹跟儿媳妇一起去大学报到。
    婆媳俩一起走在大学校园里,看到什么样的学生都有。好几个都是背着行李带着孩子来上学的;还有脸很嫩的学生,这种一般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有的是夫妻俩一起来上大学,还有师生一起考上的……
    杨秋菊悄悄跟儿媳妇说:“宁馨,你看那个学生,看着不得三四十了,他可比玉航老相多了。不过运气真好,人家都考上大学了。”
    “是啊,挺不容易。”
    很多知青不知在乡下受了多少苦,好不容易有考大学的机会,当然要珍惜。
    第111章
    就这样,幸运的大学生们开始他们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这批考生中, 有很多是经历过艰辛的知青, 得知上大学的就会来之不易,所以开学后特别勤奋好学, 有不懂的问题不是追着教授问, 就是问懂得的同学。有的同学甚至在教室学到很晚,直到快息灯才回宿舍就寝。
    因为宁馨有中医基础,对大多数中药的特性非常熟悉,所以大一的课业对她来说有点简单。
    对初学中药的学生来说,要记的东西很多,教授也会经常提问同学们问题, 检查同学能记住多少。教授发现每次提问到宁馨,她都能快速准确地回答出来, 有些知识甚至在课本上没有讲到,宁馨也能说的非常全面。
    因为宁馨的优秀表现, 教授特意问过宁馨才知道,她懂中药是因为家学渊源,从小就跟外公学过中医,比别的学生起步早, 很多知识已经根深蒂固刻在她的脑子里,所以她现在学起来毫不费力。
    有教授还真跟宁馨的外公舒嘉年认识, 得知宁馨是舒嘉年教出来的,对她多了份看重,经常会安排宁馨做些事情。所以宁馨的大学生活忙碌起来。
    好在教授知道宁馨家里还有两个孩子, 大多是安排她在校时做事情。能者多劳吗。
    宁馨觉得课程轻松,就私下找教授问一些她以往遇到的问题。如果教授能给出答案更好;有的问题也许教授也难以答出,有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许教授的话能给宁馨新的思路。
    因为宁馨以后想行医,所以她找了教授帮忙,打算同时修中医课程,也参加中医系的考试,希望以后毕业时能拿到双学位证书。
    学生有上进心是好事,只要宁馨能保证考试成绩,学校是不会反对学生多学习的。
    事实证明,宁馨不但能做到,还能考得很好。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