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科研老古板 第25节(第 2 / 4 页)
:“这个点他不是在学校就是在实验室,打不打电话都一样,难道你还指望他来接咱俩?”
    妻子:“……也是。”
    这对夫妻不是别人,正是江鉴之的父母。
    前段时间江鉴之过二十六岁生日,江父江母工作原因走不开,一直到昨天项目告一段落,两人才同时申请到假期,便立马定了机票直奔南枫市。
    出租车司机问他们去哪儿,江母先说了南大兰溪校区,后又改口说悦澜府。
    江父看她:“怎么不直接去学校?”
    江母:“算了,不打扰儿子上班。”
    去学校的话,研究院那群人见了他们后又要大惊小怪。
    江父扶了扶眼镜,平静地陈述事实:“你知道的,就算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可能打扰他上班。”
    江母糟心:“……闭嘴。”
    出租车司机年龄和江父江母差不多,闻言笑呵呵地插话:
    “你们家孩子在南大上班呐?真能干,我家那崽子就不行,成绩太差,去年毕业后找了个工作也不稳定。”
    三人三言两语地聊了起来,在得知江鉴之工作认真,几乎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司机赞不绝口:
    “还是你们家孩子踏实,工作体面也让人省心。”
    江母苦笑一声:“我倒希望他别这么让人省心。”
    自家儿子哪里都好,就是性格太过疏淡,满脑子只有工作实验,和谁都熟络不起来。
    二十六岁了别说女朋友,连个交好的异性都没有,同旁人更是话都说不上两句。
    要是他们当父母的不联系,儿子没事也从来不会主动给他们打电话聊两句。
    不过江母也清楚,江鉴之会变成如今这模样,得怪他们当父母的。
    江父江母也是搞学术研究的,二三十年前国家大环境不好,基地位置偏远,条件艰苦加上保密协议,他们哪年能回两次家都算特别频繁。
    工作家庭不能两头顾,小江鉴之就只能爷爷奶奶生活。
    刚开始还没人在意小江鉴之的微小转变,反正孩子没长歪,还完美遗传了父母的高智商,成绩优异,次次考第一,可孩子话越来越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
    等江父江母察觉不对劲时,为时已晚。
    儿子已经养成如今这对谁都不冷不热的性子。
    到如今,努力得到回报,江父江母的名字已被写入教科书,他们无愧祖国,也不后悔年轻时的选择,可对江鉴之这个儿子,他们是心怀愧疚的。
    他们并没有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