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节(第 4 / 5 页)
,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隔阂。
    故而康熙觉得亲兄弟俩没什么过不去的隔夜仇,老九从前跟老五关系那般冷淡,如今也都好了,相信十四和老四日后一定会十分亲近,故而十四作为这次出征的皇子也十分合适。
    这三个儿子当中,康熙觉得十二才是最像他的那个,且弓马骑射在兄弟们当中一直都是佼佼者,而自己当皇帝的这些年里,南征北战无一败绩,想来十二也能继承自己的能耐,把策妄阿拉布坦打个措手不及。
    且十二跟老四的关系要比十三和十四更为亲近,那次他和老四说起老十二来,老四眼睛当中都是止不住的笑意,想来也从心底里就十分欣赏十二弟。
    康熙纠结了许久,说是偏爱也好,私心也罢,康熙最终还是选了最像自己的十二。
    第二日清晨,殷陶刚刚睡醒便被康熙拎到了乾清宫中。
    康熙今日态度十分热情,眼神里带着希冀,神情里带着期许,对着殷陶说出了自己最新的人事安排——叫他卸了户部差事,领兵出征西藏和青海一带,痛击策妄阿拉布坦。
    殷陶再三努力才稳住了心神,没有在康熙面前跌破手上滚烫的茶盏。
    这任务对于他已经不是“艰巨”二字可以形容。
    他对于军事的了解也大多在up主剪辑的科普视频和央视四套节目里,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有真正踏入过这方面领域。
    他一个从未过从事过这方面工作的人,要作为第一指挥官带军,背负着万千将士的性命出征准噶尔……他做不到,也承担不起。
    虽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历史上康熙五十六年的朝廷对上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有很大的胜算,殷陶若是能够完成这一单买卖,甚至还可以给安安求一个好的前程,不必嫁到蒙古去。
    但是殷陶依然选择了拒绝。
    自己女儿的命是命,万千将士们的命也是命,他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拿万千将士的性命开玩笑,他们的背后也有疼惜着儿子的爹娘和盼着他们归乡的姑娘。
    康熙也没想到老十二会拒绝得这般干脆。
    这是代替皇上出征对于任何一个皇子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是当年直郡王梦里都想得到的差事,可十二就这么明确地提出了拒绝。
    不是以退为进,也没有想作为砝码求一些什么,只是觉得自己能力还不足,不给自己任何犯错的机会。
    这份遇事决断的果敢,倒也有几分他年轻时候的影子。
    殷陶离开后,康熙一个人在乾清宫里静坐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