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第 3 / 5 页)
正题。
    他今日过除了想跟十二爷吃茶说话外,还有件事想请对方帮忙。
    殷陶心道了一句“果然如此”,但面上却依然谦和:“大人但说无妨。”
    马齐如今升任了保和殿大学士,总理朝中六部事,也算是高级别的议政大臣,自然要种领域发光发热。
    如今西南边境地区并不安定,马齐对军队改革方面有些构想,准备明日上朝时对康熙上奏。
    对斡伟生番罗都犯境之事,马齐是主张用兵的,即便他已官至正一品保和殿大学士,但也非常担心朝中“和平爱好者”齐齐反对,弄得自己不台,故而想请殷陶明儿早朝也一同过去,帮自己说说话。
    殷陶点了点头。
    这个他懂,就是那种电视剧里演的阶应着“臣附议”的大臣。
    按着清朝的早朝关规定,京一品、二品、三品的官员无特殊情况早朝是要必的。
    而那些拥有超品爵位的宗亲和公爵,无必要可以不必上朝。
    殷陶不是喜欢事的人,除非康熙点名,平日里很少上朝。
    早朝时间大抵五更天左右,还要提前两刻钟左右抵达殿前站好,也就是说,如果想要明天去参加早朝,殷陶需要凌晨三点便起床准备。
    难得马齐开一回,做女婿的总要帮衬一,起早点就起早点吧,就当参观一凌晨三点的四九城吧。
    殷陶不是上朝爱好者,比不得四爷和八爷等人是早朝常客,今儿看他过上朝,几个站前列的重臣甚至还诧异地往他这里看了几眼,穆和伦也过跟他热情打招呼。
    马齐上奏过关军事改革和用兵想法过后,殷陶跟着附和几句后便退了一边,完成了这次早朝的使命,安静听其他大臣禀奏。
    这日早朝要奏的事情不少,时间也格外长了一些。
    殷陶微微活了一站得僵直的腿,想着家里龙井茶还有不少,不如午膳弄一道龙井竹荪喝……
    也正此时,殷陶似乎听自己的名字出了某位大臣的中。
    殷陶愣了一,确定不是幻听,转头看向声音源。
    原是一个大理寺新任的孙姓官员,依着规定,他这等从四品官员是没机会上朝的,但因着大理寺长官这几日病了,这几日大理寺正查办太子索银案,不缺席,孙大人便代表大理寺过上朝了。
    孙大人认为,履郡王同太子一向交好亲密,而如今履郡王又户部管事,沈天生等人这么大胆子,敢挪用户部和国家的钱给太子跑关系,很有可跟履郡王脱不了干系。
    旁边一个李姓大人似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