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第 4 / 6 页)
“我知道嬷嬷是好意,只是这话嬷嬷在十二阿哥面前休要再提。”
万琉哈氏边说边爱怜地捧起殷陶的脸:“我出身低,平素里见皇上一面都不容易,不给阿哥扯后腿也就罢了,哪里还要阿哥给我争什么?再说了,这宫里的阿哥们个顶个儿能干,大阿哥和太子又有那么多朝臣支持……我们小十二同他们是比不得的,只要他能平安顺遂地长大就好,旁的我是什么都不求的。”
殷陶再次抬头看了生母一眼。
乳母马佳氏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这几句话几乎每一句都说到了万琉哈氏的心坎儿里,且这附近都是万琉哈氏自己的人,若是一般二般的宫妃,兴许就会顺着乳母的话得意上一番。
但万琉哈氏依然能够秉持本心,并不因为旁人几句奉承便喜形于色,可见也是个谨慎自持的人,说这话时整个人都不见半分骄矜之色,可见心态也是足够的好,这跟她能够笑到最后不无关系。
十二阿哥小小年纪就被送了出去,还是去了宁寿宫中,万琉哈氏的贴身宫女绮香最怕的事情就是十二阿哥跟生母生疏,甚至不认自家主子。如今看到十二阿哥对主子颇为亲近,这才舒出一口气来。
十二阿哥是肉眼可见的聪慧,又得宁寿宫喜欢,就连康熙也似乎对他们阿哥高看一眼,主子下半生可算是有指望了。
乾清宫内,梁九功将炖好的燕窝粥搁在康熙桌案,躬身笑道:“平妃娘娘关怀万岁身体,特意遣人送了这粥过来,一路走来还热乎着呢,万岁可要尝尝?”
康熙端过来尝了一口那卖相甚好的燕窝粥,转而对梁九功问道:“平妃还是喜欢往毓庆宫那里送东西?”
梁九功略微怔了一下,给了康熙肯定答复:“是,平妃娘娘当真是心疼太子爷呢。”
康熙放下了勺子,在白瓷碗中发出清泠的一声脆响,在一旁侍奉的梁九功心里一个咯噔。
平妃赫舍里氏是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亲妹,太子胤礽的亲姨母,对太子明里暗里都是关怀。
但出于种种考量,尤其是在纳兰明珠倒台后,皇上似乎并不希望太子跟平妃走得太近,可偏生赫舍里家和平妃一直没有领悟到万岁的意思,或者说虽然领悟到了却还是依然拗不过私心,仍是一点儿也不知道避嫌。
康熙盯着燕窝粥出了会儿神,想起了今天派给梁九功的另一件差事:“眼见着这就入冬了,宁寿宫里一切可好?太后和苏姑姑可还精神?”
眼见着就要入冬了,叫梁九功去到宁寿宫走一趟,为的就是保障宁寿宫要一切安好,不管是炭
万琉哈氏边说边爱怜地捧起殷陶的脸:“我出身低,平素里见皇上一面都不容易,不给阿哥扯后腿也就罢了,哪里还要阿哥给我争什么?再说了,这宫里的阿哥们个顶个儿能干,大阿哥和太子又有那么多朝臣支持……我们小十二同他们是比不得的,只要他能平安顺遂地长大就好,旁的我是什么都不求的。”
殷陶再次抬头看了生母一眼。
乳母马佳氏是个很会说话的人,这几句话几乎每一句都说到了万琉哈氏的心坎儿里,且这附近都是万琉哈氏自己的人,若是一般二般的宫妃,兴许就会顺着乳母的话得意上一番。
但万琉哈氏依然能够秉持本心,并不因为旁人几句奉承便喜形于色,可见也是个谨慎自持的人,说这话时整个人都不见半分骄矜之色,可见心态也是足够的好,这跟她能够笑到最后不无关系。
十二阿哥小小年纪就被送了出去,还是去了宁寿宫中,万琉哈氏的贴身宫女绮香最怕的事情就是十二阿哥跟生母生疏,甚至不认自家主子。如今看到十二阿哥对主子颇为亲近,这才舒出一口气来。
十二阿哥是肉眼可见的聪慧,又得宁寿宫喜欢,就连康熙也似乎对他们阿哥高看一眼,主子下半生可算是有指望了。
乾清宫内,梁九功将炖好的燕窝粥搁在康熙桌案,躬身笑道:“平妃娘娘关怀万岁身体,特意遣人送了这粥过来,一路走来还热乎着呢,万岁可要尝尝?”
康熙端过来尝了一口那卖相甚好的燕窝粥,转而对梁九功问道:“平妃还是喜欢往毓庆宫那里送东西?”
梁九功略微怔了一下,给了康熙肯定答复:“是,平妃娘娘当真是心疼太子爷呢。”
康熙放下了勺子,在白瓷碗中发出清泠的一声脆响,在一旁侍奉的梁九功心里一个咯噔。
平妃赫舍里氏是太子生母孝诚仁皇后的亲妹,太子胤礽的亲姨母,对太子明里暗里都是关怀。
但出于种种考量,尤其是在纳兰明珠倒台后,皇上似乎并不希望太子跟平妃走得太近,可偏生赫舍里家和平妃一直没有领悟到万岁的意思,或者说虽然领悟到了却还是依然拗不过私心,仍是一点儿也不知道避嫌。
康熙盯着燕窝粥出了会儿神,想起了今天派给梁九功的另一件差事:“眼见着这就入冬了,宁寿宫里一切可好?太后和苏姑姑可还精神?”
眼见着就要入冬了,叫梁九功去到宁寿宫走一趟,为的就是保障宁寿宫要一切安好,不管是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