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第 1 / 3 页)
    明祸起萧墙,定王作为内患,且有先帝偏宠,比作为外人的臣下更让他不放心。
    *先帝的故事揉合了几个皇帝的故事,特此说明。
    乳母成为贵妃,取的是明宪宗时期,宪宗朱见深宠爱幼时开始服侍他的宫女、年长他十七岁的万贞儿。
    传言万贞儿迫害子嗣,使得明孝宗朱祐樘童年坎坷,生于冷宫,隐于陋室,文中剧情也有借鉴这一段野史。但需要说明的是,当中并没有对贵妃本人这些传闻进行记录,而是对其父兄的一些行为进行了点评,因此万贵妃本人到底如何,并没有非常坚实的史料佐证。有学者认为是清朝在修明史的时候添上的一些观点,这确实有一定可能,清在修明史的时候是有一定篡改的。同时,汉人中的文人也非常喜欢给清统治者编一些料,例如雍正登基之谜,吕四娘之事,乾隆为汉人血脉掉包等等,可以说是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的一个活灵活现的例子。
    宠爱幼子定王则取的是明神宗时期,神宗宠爱郑贵妃,偏爱其所生皇三子常洵,郑氏与万历帝“密誓”立常洵为太子,引起皇储争议,后终立长子为太子,皇三子为福王,封藩洛阳,开始了历时15年的“争国本”之争。文中剧情取宠爱贵妃幼子,封王就藩这一点。
    食红丸而亡,取明光宗朱常洛红丸案,光宗病后,鸿胪寺丞李可灼献药,自称为仙丹妙药,光宗进后,四肢和暖,思进饮食,再进一丸,于次日凌晨即亡。
    贰拾陆、动摇
    二人既达成默契,均笑得像狐狸一般,真真是亲传亲授、如出一辙的两肚子坏水。
    李檀已经投石问路,就不再耐烦晒什么劳什子书,这些书在园子里藏了数年,少人问津,如今一下翻开,掀起一阵飞尘,呛得她好一顿咳嗽。
    偏偏还要千辛万苦在里面找出做饵,既要扮渴望孙子的老母,又要当热心姻缘的红娘,这戏码可真是腻人。
    她李檀说是天仙下凡也不为过,天生就该当那妲己褒姒,偏偏摊上的全是老旦谐角。
    既然戏都唱完了,她也该卸妆了,好好逍遥几日,再筹谋后路。
    皇帝看李檀刚刚谈完便急着要走,连这拿来做幌子的书都懒得等人晒完收起来,不禁有些好气又好笑。
    不过,这也说明李檀对他至少是放下了一部分面具,不再是这两年那什么都客客气气又装腔作势的欠人样子,好容易将李檀的小性子养了一点回来,他很知足。
    他不知怎么的,也起了小孩心性,明知李檀急着走,偏偏挡在她的去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