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节(第 2 / 3 页)
整理完的书重新从书架顶拿下来。
那天太匆忙了,回来以后又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剩下为数不多没整理的几本还待在箱子里吃灰。
原本吃得灰还不多,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本来还算干净的底层几本这会儿也干净不到哪去了。
他拿了工具重新擦拭,最感兴趣的还是那本白色封面。
率先拿起来的也是那本。
他真不记得自己有买过这本书。
主要是他的习惯是买很多书,不管会不会看完,但在买来之后一定会先大致翻一下,他的印象里完全没有这个东西的存在。
坐在地上,他先擦干净了封皮,然后翻开。
第一页的第一句便是——
写给沈先生。
再往下看——
或许你永远都不会看到这本书,但这是我唯一表达爱的窗口。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那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女孩爱了你十年。
从大一那年的公交车站,你递给她一把伞开始。
第82章 chapter82 你还会爱他吗……
书房的灯是昏黄色, 沈岁和盘腿坐在地上,低着头一页页翻过。
从那一句“从大一那年的公交车站,你递给她一把伞开始。”沈岁和基本就确定了写这个东西的人是江攸宁。
不知怎地, 他手心都浸出了汗。
隔一会儿, 他就要拿纸擦拭掉手心的汗渍, 然后才能继续翻阅。
书里的描写很细致,具体到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说书其实也不算准确,更多地像是日记。
在这本日记里,有江攸宁很完整的过去, 同时, 很多场景也勾起了沈岁和的记忆。
譬如在大礼堂优秀学生代表演讲时, 他曾和她擦肩而过。
在青禾赛区的辩论赛结束之后,他曾和她坐同一辆公交,她坐在他的后排, 不过他只回头看过一眼,在众多人之中, 她并不是亮眼的那个, 之后他便一直假寐。
在教学楼里拥挤的人潮中, 她曾不小心和他肌肤相碰过。
在校运会时,她慌张地从操场跑出来,头都没敢抬的她撞进了他怀里。
……
她在华政的第一年,也是他在华政读本科的最后一年。
在那一年里,他们在很多个“巧合”下遇见。
每一次遇见在江攸宁的笔下都是惊心动魄、难以忘记。
他在江攸宁的世界里刮过狂风、落下暴雨
那天太匆忙了,回来以后又忙着各种各样的事,剩下为数不多没整理的几本还待在箱子里吃灰。
原本吃得灰还不多,但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本来还算干净的底层几本这会儿也干净不到哪去了。
他拿了工具重新擦拭,最感兴趣的还是那本白色封面。
率先拿起来的也是那本。
他真不记得自己有买过这本书。
主要是他的习惯是买很多书,不管会不会看完,但在买来之后一定会先大致翻一下,他的印象里完全没有这个东西的存在。
坐在地上,他先擦干净了封皮,然后翻开。
第一页的第一句便是——
写给沈先生。
再往下看——
或许你永远都不会看到这本书,但这是我唯一表达爱的窗口。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了,那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女孩爱了你十年。
从大一那年的公交车站,你递给她一把伞开始。
第82章 chapter82 你还会爱他吗……
书房的灯是昏黄色, 沈岁和盘腿坐在地上,低着头一页页翻过。
从那一句“从大一那年的公交车站,你递给她一把伞开始。”沈岁和基本就确定了写这个东西的人是江攸宁。
不知怎地, 他手心都浸出了汗。
隔一会儿, 他就要拿纸擦拭掉手心的汗渍, 然后才能继续翻阅。
书里的描写很细致,具体到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说书其实也不算准确,更多地像是日记。
在这本日记里,有江攸宁很完整的过去, 同时, 很多场景也勾起了沈岁和的记忆。
譬如在大礼堂优秀学生代表演讲时, 他曾和她擦肩而过。
在青禾赛区的辩论赛结束之后,他曾和她坐同一辆公交,她坐在他的后排, 不过他只回头看过一眼,在众多人之中, 她并不是亮眼的那个, 之后他便一直假寐。
在教学楼里拥挤的人潮中, 她曾不小心和他肌肤相碰过。
在校运会时,她慌张地从操场跑出来,头都没敢抬的她撞进了他怀里。
……
她在华政的第一年,也是他在华政读本科的最后一年。
在那一年里,他们在很多个“巧合”下遇见。
每一次遇见在江攸宁的笔下都是惊心动魄、难以忘记。
他在江攸宁的世界里刮过狂风、落下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