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节(第 3 / 4 页)
人再次按倒。
    冬日荒唐,一室暖香。
    最终摆在房里的饭菜纳凉了也没能用上,李阿三只好又端回锅里热着。
    第115章 分家
    刘明淙回武源县过冬同时带回两封家书,一封是刘湛问安的家书,一封则是分家的家书。
    “咱们这是分家了?”刘学礼一声怪叫。
    三兄弟在厅堂说话,刘学礼的怪叫引来丫鬟小厮纷纷侧目。
    “这里不要人侍候了,你们先出去。”刘学渊遣了下人。
    刘学逸又说了一遍。“湛儿的意思是接了我们到晋阳定居,给我跟你另外置办府邸。”
    “这不就是分家吗!”刘学礼火气腾地上来了。
    刘学渊忙好声的说:“往后新将军府也用以处理公务,不便都住一起,湛儿说了,另外补偿五百亩良田,三间铺子,并刘记一分红利,乔迁时也会送上十万两银子贺礼。”
    这些家产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然是天文数字,当然如果要与拥有北疆的齐云将军比的话,自然无法比拟。
    可有些人就是拎不清。
    “整个北疆都是湛儿的,随便划一个乡给我们又如何?五百亩地?有一个村子大没有?”刘学礼气不打一处来。
    “还有!二哥任云中书院院长,还给七品的官职,我呢?”
    “三弟!”刘学渊面色一沉。“你知道一乡之地是多少吗?净胡言乱语!”
    这些年刘学逸一直在云中书院打理上下的事务,刘湛立国之后身为太上王的刘学渊不便再当院长,这个职务由刘学逸担当合情合理。
    至于宋宜均,他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刘湛打算给予大学士的官职,负责主持科举。
    反观刘学礼这些年一直游手好闲,早年还会在书院帮忙打下手,刘家越发富裕之后便不再做事。
    家里的女眷都不知道,但是刘学渊很清楚,他在外面还养了两房外室,孩子都生五个了,成日也不知道跟些什么人混在一起。
    “我哪有胡言乱语!旁人都这么说,我是他嫡亲三叔,给我一个乡怎么了?”刘学礼理直气壮。
    “凭什么送你一个乡?你莫不是喝花酒把脑子喝傻了。”刘学逸说话耿直,此时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有这说话的本事当年怎么不见你跟着上战场去?若是你自己打下来的,莫说一个乡了,一个县都给你。”刘学逸翘着二郎腿满脸讥讽。
    这话把刘学礼气个好歹跳着脚回骂。“你得了官定然威风了,我一个白身出去多没面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