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第 1 / 5 页)
    又两日商队到达湟川之畔渡河。
    时值盛夏,太阳热毒。
    中原大地一片干旱,但入了北疆却没有半点旱情,渡过湟川踏入芙蓉坪顶,连片的稻田绿油油长势旺盛。
    林修砚原本做了最坏的打算,结果渡江之后眼前所前大出意料。
    鹿鸣渡口人潮拥挤,有衣着整洁的商旅,有衣衫褴褛的流民,也有衣着粗糙但干净的农户,这些人都出现在同一条长街实在令人震惊。
    流民来了不是乞讨,而是到定点的地方去等待安置。
    商旅也没有歧视这满街的流民,反而稀松平常的来往做生意。
    至于那些寻常农户,大多都是挑了东西到渡口来卖,卖什么都有,不过都是以山货居多。
    去年刘湛督造了一条从鹿鸣渡口直达晋阳城的官道,从渡口只需要一个时辰能到晋阳。
    进了晋阳就更繁华了,跟帝京自然没得比,但是也足够让林修砚意外,他以为自己是去边陲苦地上任,结果竟是一座繁华大城,跟苦这字一点也不沾边。
    当天刘湛就大手一挥赏了一座两进宅院给林修砚,又配了仆从小厮四人,又赏了两千两银子。
    因他跟宋凤林都忙,刘湛便让闻青山去送人送银子,顺便照看初来乍到的神医。
    只一天他就被安排妥当了,林修砚看着新家人都是懵的。
    与此同时,刘湛一到晋阳立即召集诸将询问近况。
    “启禀将军,给阳关内的北军有些奇怪。”李小连代表大家把这段时间北军的动向报告刘湛。
    “就在两个月前有一拨京城来的人进入给阳关,结果第二天这拨人的尸体被悬挂在城墙上,至今还挂在那。”
    李小连表情严肃。“我们觉得有蹊跷,便派探子密切监视,自那一日给阳关彻底闭门封关,可就在十天前,监视北军动向的探子回禀,北军暗中与燕人联系。”
    那周随竟然真的叛敌了!
    刘湛意外也不意外。“你们有所不知,周澶已死,周氏灭门,大楚已经变天了。”
    大家纷纷侧目,如果真是这样周随叛燕便有了原因,没了周氏他一个周氏家奴如何能在大楚立足。
    “北军那边,我们静观其变,毕竟现在周随还没公开叛燕,等他有动作之后我们再出兵,免得落人口舌。”
    众将齐声应是。
    刘湛换了个坐姿慵懒的靠着扶手又问:“今年开春后征兵情况如何?”
    征兵情况才是刘湛最关心的要务。
    曹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