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第 2 / 4 页)

    二来,刘湛觉得寒门出身挺好,接地气,就让那些人依旧瞧不起他,免得太过引人瞩目。
    次日,刘记商行里的车队都已经整装待发。
    启程的那一天,赵吉章带着儿子赵复龄来送,临走时赵吉章看着刘湛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作罢。
    他本想问刘湛,他与宋凤林是否如传闻所言,但是话都到嗓子眼了,看到两人如此亲厚,又觉得没必要问。
    是与不是又如何。
    辞别赵吉章父子,刘湛将宋凤林扶上马车。
    马车里都垫了厚厚的褥子,如今正好夏初气温没有太热,此时启程路上不会多难受。
    商队开拔,从南城门出帝京。
    刘湛没有骑马,就坐在车头,张小满负责驾车。
    两匹马才能拉动的上等马车,车体稳健舒适,宋凤林侧靠在里面,开了一侧车门,不时与刘湛闲聊。
    没有人留意,驿道旁沛公离的马车就停在那里。
    “大人,要喊住他们吗?”小厮问。
    透过马车开着的窗户可以看到宋凤林眉目含笑的跟刘湛闲聊,刘湛不时回头,不知他说了什么,张小满也笑得打跌。
    自那一晚之后,直到离开刘湛都没再找过他,沛公离觉得自己又被弃了,就像在北疆那样,他再次没有利用价值。
    兜兜转转,他于刘湛而言仍然是棋子。
    如果刘湛主动开口,能够像待宋先生一样待他,沛公离觉得自己也是可以放弃京城一切,一门心思待在他身旁。
    但是刘湛由始至终都没有正眼瞧过他。
    商队已经走远了。
    沛公离脸色阴鸷的望着刘湛离开的方向,闭眼深呼吸,当他再次睁开眼,眼底一片恼恨。
    “回去吧,方卫尉还等我。”沛公离负气的放下车帘。
    幸亏他投奔了方氏,否则他一个周氏旧人融入不了帝师党,仕途只能到此为止。
    京城的水太深了,表面上看着平静无波,内里诸世家之间指不定如何彼此猜忌争夺。
    沛公离庆幸自己还留了后路。
    如今赵恒甫的威望如日中天,两朝帝师五朝老臣,他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大丞相。
    赵恒甫乃当世大儒,正直清贵,他不屑于干那党同伐异的权臣勾当,碍于赵恒甫的威望,水潭底下那些鬼蜮魍魉只能蛰伏。
    然而赵恒甫已经年近七旬,也不知道他还能庇护大楚几年,有道是七十古来稀。
    赵恒甫之后,纵观朝堂谁能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