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第 4 / 5 页)
的官员——六卿之一,竟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儿?!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姜恒丝毫不觉得自己年岁小有什么问题,反而聚精会神,他坐在天子身后时,众人都觉得甚有趣。
    他在丝帛上写满了蝇头小字,密密麻麻,无非是洛阳的收成、四时气候、各诸侯国大小事务,有时天子还会接见各地来访的使臣。说是使臣,无非都是经商之人,三不五时带来简单的礼物,天子便大方地招待他们一顿吃的,再吩咐赵竭派手下士兵,送他们上路。
    姜恒做这活儿,能领到每月五石的俸禄与三斤肉,顿时兄弟俩便宽裕了不少。每月足足五百斤粮食,根本吃不完,折算成晋钱也是一大笔,姜恒便让耿曙不要再去打赤膊当木工了,在家歇着就行。
    耿曙汗流浃背地做一整天,才得半个钱,姜恒每天上朝不过一个时辰,就能得四个钱。
    “食肉者鄙。”耿曙不无妒忌地说。
    姜恒哈哈笑,说:“天底下,二十四时节气,什么时候开耕,什么时候收种,发生了什么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是天子的责任,朝廷拿这点钱怎么啦?”
    耿曙也不挣扎了,拿着姜恒的钱,出去采买吃的,姜恒既在朝中任职,便不再依客卿之礼,不能与姬珣一起吃了,须得自己将口粮送到御厨,侍人再做好饭为他们送来。
    几个月后,姜恒与耿曙便攒下了不少钱,而耿曙闲着无事,不知道哪一天起,也加入了赵竭手下的侍卫们,先是跟随侍卫练武,再被自然而然地排上了班,守在上朝时天子廷外。
    “你怎么来了?”姜恒意外道。
    “我不知道。”耿曙也是一脸茫然,说,“熊雷给我一块腰牌,你看?”说着他朝姜恒出示自己“聂海”的木牌,又让他看自己的破旧侍卫服,显然是临时找出来给他换上的。
    接着耿曙就莫名其妙地被叫去正殿值勤,成为了一名御林军侍卫。
    侍卫每月得一石俸禄,虽不及姜恒,却也足够贴补生计有余。这么一来,兄弟俩不必赡养家小,反而比许多官员富裕更多了。
    而渐渐地,侍卫们都认识了耿曙,大多数人都喜欢姜恒与耿曙兄弟俩,原因无他,少年人秉性纯净,没有心计与城府,总会招人喜爱。
    耿曙不必终日值班,赵竭仿佛知道他们心事,给耿曙所排无非姜恒在朝之时,姜恒上朝,耿曙便去站着守卫,姜恒下朝,耿曙便与他一起回寝殿。闲时,姜恒读史、耿曙读兵书,两人有时还会换着读,姜恒发现耿曙读兵书亦颇有天赋,诸子百家,他专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