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第 2 / 4 页)
姜家的亲戚他一个也不认识。
    “赵将军不能说话,”姬珣说,“却是好人,不必害怕他。”
    赵竭沉默地吃着晚饭,以筷子拨了几下匣中的煮豆。
    姜恒忙道:“没有。”
    赵竭一瞥姜恒。
    姬珣继续吃,姜恒这才又开始吃晚饭。片刻后姬珣再问:“吃得惯么?”
    “惯。”姜恒忙放下餐具道。
    姬珣笑了起来,许多规矩,像回天子问时停箸,时下就连洛阳宫中的大臣也不遵守了。
    王权式微,礼崩乐坏,他已成了一个象征,就像宫外立着的那根六百年前的王旗。眼前这小孩,就像来陪他演戏一般,倒也让他想起了不少事,乐在其中。
    天子所食,无非一块肉、四格菜、一格盛鱼、一碗汤,黍与煮豆为主食。赵竭盒中,则有肉无鱼。到姜恒与耿曙面前,则肉减半,较之从前在浔东所食,还要简陋些。
    不过有肉吃总是好的,姜恒心道,天子一定是为了百姓,节衣缩食,当为天下之表率。有道是“食肉者鄙,未能远谋”,少吃点肉,就不容易被蒙蔽心智。
    “有什么需要的,你就随便找个侍卫,”姬珣说,“让人去喊赵将军。”
    “是。”姜恒说,“谢王上。”
    姬珣又笑了起来,那笑容里带着少许忧伤。
    回房的路上:
    “姬珣原本有个弟弟,”耿曙说,“还成婚了,婚后还有个儿子。”
    入夜后,洛阳便一瞬间冷了下来,王都较安阳更北,春寒倒卷,让姜恒不免瑟瑟发抖,紧了紧身上的袍子。
    “可我没见着。”姜恒说。
    “死了,”耿曙答道,“一家三口在出游的路上,被不知哪家诸侯谋杀。”
    姜恒“啊”了一声,说:“为什么?”
    耿曙说:“我不知道,道听途说。”
    “你怎么知道这些?”姜恒难以置信道。
    耿曙又道:“那年去找你的路上,混迹在城镇里,听了不少。”
    姜恒无言以对,耿曙说:“所以,洛阳也不安全。”
    姜恒只得点头,耿曙又说:“总之,别离我太远。”
    入夜,榻上只有一床被褥,被褥还很薄,散发着一股经年的霉味。
    “睡吧,”耿曙整理了被褥,说,“明天再晒晒。”
    两兄弟缩进被中,姜恒低声说:“有点冷。”
    寝殿多年无人住过,有股阴冷之气,更四壁漏风,耿曙想起来找挡风之物,却被姜恒拉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