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21(第 3 / 3 页)
出一封信来打发时间,虽说他已经看过了。
    小时候他家在村里过得不错,家里有二十亩地, 父母老实能干,爷爷奶奶还能干活,省吃俭用之下又添了五亩,父亲农闲时还能到林山县干点零活,有族里的庇佑, 没有人欺负,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在他三岁那年, 母亲在生弟弟时难产,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身体却不好了,做不了重活,还时常得买药吃, 为此父亲卖了五亩水田。
    就算如此,母亲的病还是得养着, 她死活不肯再卖田地, 但家里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常年不见荤腥。
    他六岁就进了族学,因为他姓“顾”, 束脩是不要的,只自家出笔墨纸砚的银钱,就这些还是让爹娘他们为难,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最后还是族里的夫子青明大伯劝说父亲,说就算不科考,学几个字以后出去当个伙计都比目不识丁强。
    父亲想了想,终于咬牙同意了。
    于是他从六岁一直学到十二岁,一块磨平的石板、自制的毛笔、一碗清水,最值钱的是书本,父亲咬咬牙给他买了,这是族人抄写的,比书肆便宜。他学习一直很努力,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刚开始两年还能时常得到夫子的夸奖,年底得到五百文钱的奖励。
    好景不长,等他大一点后开始帮爹娘干些轻省的活,加上学习的内容越来越艰深,他就渐渐跟不上了,只能保持中游水平。
    十二岁那年他去参加县试,两年都没中。县试是科举中最简单的一关,他知道自己在经义这一块不开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