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7(第 2 / 3 页)
两人是好友,如果庞喜林在越省主持乡试,到了最后排名阶段时,他看到顾永辰的卷子落在最后,就算不把他提到第一,也会放在前十位,这是主考官的权力,别人辩驳不得。
    而他呢,看到关系好的同僚子侄名字,只要对方的卷子进入到最后的范围,不是自己的亲属,不在回避的范围,那他肯定会录取,名次还会稍微提高一点。这是一种默契,自从有科举制度以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顾青云做过两任副考官就发现了,他也默默地承认这个潜规则。
    今天他录取别人的子侄,他日在考场上别人就会回报他,抬一抬手,对他的后代子孙有好处。
    书香门第就是这么来的,要不然怎么说书香世家的人脉广,还代代有精英出呢?
    以后小鱼儿的婚事,顾青云打定主意就在书香门第中找。
    *
    既然打定主意不去做什么主考官副考官,顾青云就利用空闲时间安定写自己的书。到了工部,虽然业务很是繁忙,得经常出差,但在这个过程中,他积累了很多素材和经验,得到很多实践的机会。
    如今的他不用大匠跟着,自己也能勉强看出工程合不合规格,坚固程度和用料程度如何了。
    于是,他写的和翻译的进度极快,在十月底就全部定稿。按照惯例,开始送给算学圈中的前辈看,让他们提意见或写序。
    而这时候,远在越省的顾永良已接到顾青云的回信。
    第218章 老家
    越省林溪村, 顾永良从族学转一圈回来,心里还对刚才的两个孩子暗暗思考。
    办族学那么多年, 总算出两个好苗子。父亲知道了, 一定很高兴。
    正想着这些事情,他还没到门口就碰到送信来的商队伙计,给了赏钱后, 他就迫不及待地查看小木箱。
    直接进门在客厅打开一看,里面有几封厚厚的信,有给他外公外婆的,要给他妻子的,有给堂伯的, 还有隔壁北山县张家的,桃花镇何家的, ……每次都是如此, 几家一起送信,他爹还说这样省事。
    顾永良找到自己的名字,字迹温实、沉着,是自己熟悉的楷书, 连忙展开信笺,嗯, 首先就是问起长辈们的情况, 然后说太外公和太外婆一切安好,妹妹还是如常,就是越发不喜欢说话了, 喜欢一个人静静地看书,看书时表情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惊天哲理或人生大事。至于爹和娘,信上没说什么事,就是说想念他们了。
    呵呵,爹说话还是那么直白,怪让人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