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杺莯(第 24 / 34 页)
了几户农家,确认了昨天旅店中的男子们所言非虚。
九载前,自武皇登基后,珞王郡收採食粮的价格就降为了一石一片橙叶,两载前,珞王到封郡后不久,就下降到了一石八片黄叶,前不久又降到了一石五片黄叶,与珞王获知的採买价格少了十番。
确定自己被郡府的那些奸相们蒙蔽后,珞王反而没有了昨晚的怒气,他已经冷静下来——皇太子说得没错,现在他们周围都是不怀好意之人,况且这些奸相只是替人
办事,他们真正要面对的敌人是亚、広、元、休四个大主,不能为洩一时之愤而坏了大事。
如何不动声色地剁下奸相们遮住他双眼的手却是个难题。
“在郡中实行榜议制,又如何确保榜议的内容可以准确无误地到本王之手?”现在珞王觉得蒙杺莯所提的榜议制可以应付这种情况了。
“你在郡中有可以信任的人吗?”蒙杺莯问。
“没有。”
“呃——”珞王回答得这么乾脆,反倒让蒙杺莯不知所措了,她想了想,道:“在我的世界,有一种,呃,算是官衔吧,叫鉅子,有些国家称为议员或杜马,只是一种称呼而已。他们并非政府任命,而是由百姓选出来的,所以我在想,你们能不能作为参考,按照村、镇,由百姓自己选鉅子?百姓自己选的肯定是德才兼备的人,鉅子要负责收集民眾的意见,确保交到珞王手上。”鉅子是由春秋时期墨家提出的“尚贤”制度,蒙杺莯所在的国家主要用的是墨家思想治理。
“不行,没有人帮忙,珞王肯定分身乏术。”皇太子自己就在宰府处理政务,他知道这工作量会有多大,更何况若实行榜议,百姓肯定会事无鉅细,什么都往上面写,别说思考和批阅了,连看也看不过来。
蒙杺莯沉思了一会儿,问:“珞王郡一共有多少城多少村多少镇,总人口是多少?”
“首府尨城近五十万人,另外有七座小城,每座大概有十万人,十二个番镇,十七个村落,郡上总人数应有近四百万。”珞王不假思索地说,他见蒙杺莯吃惊地看着他,似乎不相信他竟可以将自己封郡上的情况如数家珍,极为不爽,觉得她太轻看自己了:“本王每十日都会跟缮相议事,他们的话本王都会记下!”奸相们应该不至于连人口数量也乱讲。
看来珞王虽然脾气不太好,还好并不昏庸。蒙杺莯对他的印像有所改观:“能不能以这七座小城划分行政区域,可以叫市或是省,名称无所谓啦,就是要跳出宰府为你定的框框,形成一个由你亲自管理的行政机构。这个行
九载前,自武皇登基后,珞王郡收採食粮的价格就降为了一石一片橙叶,两载前,珞王到封郡后不久,就下降到了一石八片黄叶,前不久又降到了一石五片黄叶,与珞王获知的採买价格少了十番。
确定自己被郡府的那些奸相们蒙蔽后,珞王反而没有了昨晚的怒气,他已经冷静下来——皇太子说得没错,现在他们周围都是不怀好意之人,况且这些奸相只是替人
办事,他们真正要面对的敌人是亚、広、元、休四个大主,不能为洩一时之愤而坏了大事。
如何不动声色地剁下奸相们遮住他双眼的手却是个难题。
“在郡中实行榜议制,又如何确保榜议的内容可以准确无误地到本王之手?”现在珞王觉得蒙杺莯所提的榜议制可以应付这种情况了。
“你在郡中有可以信任的人吗?”蒙杺莯问。
“没有。”
“呃——”珞王回答得这么乾脆,反倒让蒙杺莯不知所措了,她想了想,道:“在我的世界,有一种,呃,算是官衔吧,叫鉅子,有些国家称为议员或杜马,只是一种称呼而已。他们并非政府任命,而是由百姓选出来的,所以我在想,你们能不能作为参考,按照村、镇,由百姓自己选鉅子?百姓自己选的肯定是德才兼备的人,鉅子要负责收集民眾的意见,确保交到珞王手上。”鉅子是由春秋时期墨家提出的“尚贤”制度,蒙杺莯所在的国家主要用的是墨家思想治理。
“不行,没有人帮忙,珞王肯定分身乏术。”皇太子自己就在宰府处理政务,他知道这工作量会有多大,更何况若实行榜议,百姓肯定会事无鉅细,什么都往上面写,别说思考和批阅了,连看也看不过来。
蒙杺莯沉思了一会儿,问:“珞王郡一共有多少城多少村多少镇,总人口是多少?”
“首府尨城近五十万人,另外有七座小城,每座大概有十万人,十二个番镇,十七个村落,郡上总人数应有近四百万。”珞王不假思索地说,他见蒙杺莯吃惊地看着他,似乎不相信他竟可以将自己封郡上的情况如数家珍,极为不爽,觉得她太轻看自己了:“本王每十日都会跟缮相议事,他们的话本王都会记下!”奸相们应该不至于连人口数量也乱讲。
看来珞王虽然脾气不太好,还好并不昏庸。蒙杺莯对他的印像有所改观:“能不能以这七座小城划分行政区域,可以叫市或是省,名称无所谓啦,就是要跳出宰府为你定的框框,形成一个由你亲自管理的行政机构。这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