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派身边醒来后 [快穿] 第232节(第 4 / 5 页)
夭,连朵江湖中的浪花都算不上,更别提他那一腔雄心壮志,和深信自己只要苟住,就终成天才的自傲自矜。
    要知道,江湖武林虽人才辈出,但真正的天才终究是少数。
    排天下三十岁以内少年天才的白龙榜,仅得五十人,排游仙以下强横定丹的惊神榜,仅有四十人,而升仙榜二十二位游仙,数十年不见得有增减变化。
    无人不想扬名立万,无人不想登峰造极,可每年下山行走游历,每年踏入含神进江湖的人又有多少呢?
    数以万计。
    平庸之辈总是百倍千倍多于天才,如漫漫砂砾之于天幕星辰。
    若无意外,楚云声的原身便也是这样一个小有天资的平庸之人。但现在,一切却不同了。
    楚云声循着原身的记忆,盘膝静坐,藏神入定。
    他从未练过武,但对入定一事却熟练得比原身更甚,几乎不费太多时候去宁心,清扫多余心思,便有了静意,心湖澄澈——许多事都是如此,随着他脑海中记忆碎片的不断增多,他对一些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似乎都有着莫名的熟悉。
    繁杂思绪消失,心神清净,如置空幽静处。
    楚云声渐渐感受到了在躯体经脉内奔涌的真气。
    它自丹田起始,好似流水,散入河道一样的经脉中,汩汩而淌,滋养强壮己身,最终在运行一个周天后,壮大了几分,便又如百川汇海般,重归丹田。
    不同的武学功法,造就不同类型的真气。
    楚云声体内这种真气便迥异于谢乘云在囚室内点向他的那一指,没有极寒之感,反而挟着朦胧玄妙,似难以捕捉。
    这就是楚云声之前即便身在囚神锁中,也依旧能动用一两分真气,为谢乘云熨平外衣的缘由。也是原身被囚时,有一定的把握袭击成功的原因。
    正是此种真气的特殊性,令囚神也无法一丝不漏地完全将其禁锢。
    而凝成这真气的武学,便是一册《生生易道经》。
    这武学功法残缺,只有含神篇,但足以令习者寻到自身道路,成就定丹。之后境界不同,更换便是,并不妨碍。
    按那位好心长老临终前的说法,此武学虽晦涩难懂,但却粗通了天地至理的皮毛,是一本极佳的功法,其中更有一式绝招,练成便威力巨大,在含神境都是少见。
    自然,这功法比不得那些名门大派或世家大族的绝学,但却也比许多武功都强上不少。
    只是这武学当真是又艰涩又玄乎,原身十几年方成含神后期,有自身资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