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好一场纸上谈兵(第 3 / 4 页)
死在城头之上,然后被摔下城头。
    在这期间,谢西陲仅是让人人健壮雄武的僧兵参与协防两次,两次而已。
    夜战自然不利于攻城一方,步跋卒在尝试了一次攻城之后就放弃。
    多次攻上城头,却无法攻破,就像江湖宗师只有一线之隔便可破境,自然不会就此放弃。
    第二天,注定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攻守战。
    守城一方,极为沉默。
    人人望向那些烂陀山僧兵,尤其是那名面无表情的年轻主将,眼神中都有悲愤。
    不是他们如何怕死,而是只要那个姓谢的年轻人愿意抽出一千人来到城头第一线,他们就可以少死很多人。
    哪怕只有五百人也好!
    所以当第二天清晨时分,北莽蛮子吹响攻城号角,从幽州步军离开担任凤翔军镇守将的一名将领,对谢西陲说了一句话后,那位已经在昨日被流矢射穿肩头的中年人,便又一次亲自抽刀赶赴战场。
    他是笑着撂下的那句话。
    “谢大将军,你放宽心便是,大可端板凳高坐城头,且看我北凉边军如何退敌!”
    在中原那边的离阳军伍,是个校尉或是个杂号将军,都可能被别人吹嘘拍马为大将军。
    可在北凉,只有老凉王徐骁一人担此殊荣,骑步两军袁左宗和燕文鸾不能,新旧两任北凉都护陈芝豹和褚禄山也不能。
    除了那支曾经在关外一起并肩作战的幽州骑军,新凉王徐凤年至今仍然极少被尊称为大将军,更多仅是一声王爷而已。
    所以谢西陲被带着姓氏“尊称”为大将军。
    绝对不是什么好意。
    作为流州副将以及凤翔临瑶两镇的直辖将领,谢西陲对于这种冒犯,好像完全不以为意,始终面沉如水,目送那名武将大步离去。
    整整一天,步跋卒又在异乡多出两千多孤魂野鬼。
    一万步跋卒统领在和骑将商议过后,开始撤兵。
    两千北凉边关守城步卒,只剩下六百人。
    差一点战死城头的那名守城主将在被一名僧兵蛮横拖下下马道后,吐了一口血水,朝流州副将那个方向大声骂道:“干你娘的谢西陲!”
    剩下六百人,除去不足一百幽州老卒,其余皆是流民青壮。
    双方都对那个从头到尾不动如山的年轻人充满了仇视。
    在北莽将退未退之际,
    谢西陲就已经下令道:“僧兵随我出城,不计代价,最少缠住他们三个时辰。”
    这种战时袖手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