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散花(第 3 / 5 页)
因为这几部漫画出现的频率太高,不缺我这一本,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节奏太慢。这三本连载最短的漫画连载了十五六年,而这本书的模式模仿的是《食梦者》,十几年画一本漫画,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节奏都太慢了。
    就像我在文中写的,《食梦者》最初主角之所以用了那么多短篇,除了表现主角的成长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快速地切换作品,可以不停地加入新的内容。如果大家看过《食梦者》就应该知道,一旦主角连载长篇,主角的活动空间就被限制在工作室了,这是由漫画家的性质决定的,但沈昕是穿越过去的,如果不文抄公会很傻,如果文抄公,不选择可以长时间连载的漫画更傻,于是只能选择篇幅不那么长,口碑、成绩都还不错的漫画。
    大概分4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主角初入漫画圈子,第二个部分选择《棋魂》,是因为想要描述漫画家如果遇到专业比较强的漫画,会请专家指导,《棋魂》和《食戟之灵》都是如此,第三部分是讲时代的转变,由纸质媒介,转移到网络媒介,毕竟时代在发展,主角所处的世界,一直是纸质杂志,也不太合适。再来一个,就是涉及到D版,左原的例子有些夸张,但D版对作者的伤害还是很大的。但这就像一枚硬币,有正面也有反面,有正版,就会有盗版(利益驱使),只靠主角一个人,很难改变大环境,这就是现实,所以,对于D版并没有太过深入的探讨。第四部分,讲的则是工作室与漫画家关系,其实国内目前就是这种形式,像或《食梦者》那样的模式,在国内很少,原因在于一个人做的风险太大,很可能一年半载只能喝凉水。
    除了抄袭之外,应该说可以拿来讨论的内容,应该说的七七八八了。
    选择的这几部漫画中,还想再说一下《钢炼》。这部漫画从人物塑造、剧情安排、从设定来说,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记得听Lex提及《钢炼》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等你看过动画,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圆,从开始就已经画好的圆(大致是这个意思)。当时一直不理解,还以为主角最终回到了家乡,有一种起点即终点的意思。后来又想了一下,这个圆应该主要体现在爱德华身上——最初的爱德华不会炼金术,为了救母亲,学习了炼金术,又失去了阿尔冯斯的肉体和他的手臂,最后,他以自己的真理之门,换去了阿尔冯斯的肉体,失去了炼金术,却又得到自己的手臂。
    就爱德华自身而言,什么都没得到(不能再用炼金术),什么也没失去(手臂回来,至于腿,他是故意没要回来,因为要考虑到温莉),画了一个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