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06节(第 3 / 4 页)
   只凭当初报名时看到的人数,项小羽以为参赛者至少得有五十人的,看来报名面试的时候,还是筛下去很多人的。
    不过,即便只有三十个参赛者,这个小剧场还是被坐满了。
    像他们家这样只有三个家长陪同的算是人数少的,好多家庭是老少三代齐上阵。
    “咱们准备得还是不够充分。”宋悦瞧见旁边有个家长带来了一大捧绢花,不禁后悔道,“早知道咱们也从家里带点花来了,得奖拍照的时候捧着。”
    项小羽心说,万一她家的两个小豁牙没得奖,这捧花岂不是尴尬?
    然而,听完前三个小参赛者的演讲后,项小羽突然就乐了。
    没想到这场比赛的豁牙率还挺高的……
    三个小朋友居然全是缺牙的?
    第二个小男孩的两颗大门牙都掉了!
    宋恒笑着跟侄子们调侃:“你们这个少儿组比赛,应该改叫‘换牙组’才更贴切。”
    旁边一个老太太听了,插话说:“少儿组的参赛小朋友都是初中以下的,最大的才十二岁,六至十二岁正是孩子的换牙期,这没什么稀奇的。”
    宋悦看到第四个上台的小姑娘明显比前三个的年纪大,至少得有十岁了,在口头表达上,比前面的孩子强了许多。
    她担心道:“咱家孩子才六岁,跟人家十来岁的孩子一起比赛,这也太吃亏了。”
    项小羽一边留意着台上小姑娘的发言,一边解释:“评委应该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问答环节,会根据年龄设置不同的难度,这个小姑娘的问题要比之前那三个孩子的问题难一些。”
    每个小参赛者上台以后都要经过三个环节的考验。
    先是进行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自报家门。
    然后用英文回答其中一个评委的提问。
    回答了问题以后,才能正式进行演讲。
    能来参加比赛的小朋友,大多数准备充分,能将演讲稿倒背如流。
    这些孩子的演讲稿基本都不是自己写的,演讲内容的差异其实是各自家长和老师水平的差异。
    所以这场比赛真正能拉开分数的环节,不是正式演讲,而是那个与评委对答的环节。
    有的小朋友连评委的问题都听不懂,站在台上手足无措,憋得满脸通红。
    有的听懂了问题,但是语言组织能力差一些,回答得词不达意。
    这种情况下,自然会影响小朋友的心态。
    心态崩了以后,连准备好的演讲内容也背得磕磕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