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04节(第 4 / 4 页)
,苗玉兰要炸的分量就更多了。
    不但要炸自家吃的,还要给村里几个同宗同姓的老人也送一份。
    苗玉兰见他动作还算熟练,也就由着他干了。
    这要是放在一年也见不到一面的大女婿身上,她还得客气客气。
    但宋恂是那种跟岳家来往非常密切的女婿,几乎天天来老丈人家报到,跟项家儿子也没啥区别了。
    他能挽袖子进来,就是真的想帮忙,不是跟丈母娘假客气卖乖。
    两个人一起干,速度果然快了很多,苗玉兰心里高兴,就一边干活,一边跟女婿谈起了自己的生意经。
    “你大嫂那边马上就要开小卖部,丫丫也该上小学了。我就说,不让她跟我一起卖烤鱼片了,专心搞家属院那边的生意,顺带着抓一下丫丫的学习。”
    说起孙女的教育问题,苗玉兰也想叹气。
    丫丫和双胞胎同岁,还比他们大了半个月。
    但是外孙们如今已经能写会算了,小小年纪就在电台讲过故事,马上还要参加外国话的比赛。
    而丫丫还在村里跟着一帮孩子玩泥巴呢。
    虽说孩子的教育问题,跟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但也要父母肯花时间精力才行。
    老大常年在海上漂着,没时间管孩子,这个担子就落在了儿媳妇和他们两个老人身上。
    只不过,她这两年带着儿媳妇闷头赚钱,没怎么操心过小孩的教育问题。
    村里其他人家怎么养孩子,他们就怎么养。
    直到发现小闺女经常喊侄子侄女去她那边跟双胞胎一起认字、写字、听英语磁带,她才反应过来,他们恐怕是把丫丫耽误了。
    “不让大嫂帮忙,你自己一个人能忙得过来么?”宋恂问。
    “我已经想好了,开年以后就在村里招几个干活利索的妇女一起干。我给她们开工资!”苗玉兰笑道,“我这边的风声刚一放出去,田婶和隔壁的一婶,就跑来说想给我帮忙呢。切鱼片有机器,她们只负责加工,我每个月给她们开十五块的工资就行。”
    每月十五块在农村就是很高的工资了。
    苗玉兰向外瞅了瞅,然后回过头小声对女婿说:“让你大嫂去开小卖部真挺好的。原来我俩一起干的时候,我每个月得给她开八十块的工资,卖得好还得给她提成。这小半年基本上每月都得给她一百块。这回好了,她去开小卖部,我能用省下来的工资,请六七个人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