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301节(第 3 / 6 页)
往外搬东西,一边说,“这是宋经理的那份过年福利,我先替他送回来。”
    瞥见从屋里走出来的苗玉兰,小刘嘴甜地拜了早年,又赶紧解释:“我们宋经理特意让我把年货送到您这边来的!”
    地上的年货与大儿子带回来的那份一模一样,苗玉兰乐得合不拢嘴,客气道:“你看这孩子,我们家已经有一份年礼了,他怎么还往这边送呢!”
    项小羽一面将东西往屋里搬,一面戳穿她:“你要是不想要,那我一会儿就拎回家去了!”
    “这是小宋的一片心意,谁不想要了!”苗玉兰招呼小刘进屋坐,又在小闺女背上拍了一下说,“这回好了,小宋的那串香蕉也送来了,你随便吃吧!”
    *
    收到节礼总是让人喜悦的,项家人张罗着往屋里搬东西。而几公里外的渔业公司里,宋恂还在跟公司的领导层开会。
    从今年的过节福利就可以看出来,渔业公司去年征战外海的回报丰厚,吃到了甜头。
    然而,就在这种人人看好外海渔场的时候,宋恂却突然提议,由公司出资开办对虾养殖基地。
    “宋经理,现在办养殖基地太早了吧?”副经理杨建堂不赞同道,“地区对咱们的要求是组建一支拥有二十只渔轮的船队,既然在外海打渔是稳赚的,就应该集中力量多购买一些渔轮壮大咱们的船队。没有必要在养殖场上浪费钱财精力。”
    宋恂颔首道:“老杨说的没错,咱们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必须保持高速发展的劲头向外扩张,还没到停下来守成的时候。即便地区没给咱们提出二十只外海渔轮的要求,买船也是要提上日程的。”
    “那你……”
    “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过其他省份的渔业动态?”宋恂沉声道,“咱们海浦这边用补偿贸易的方式成功组建渔轮,本该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案例。按理说,其他省份应该很快跟风学习才对。但是我观察了几个重要渔区的渔业公司,只零星有一两家用外汇贷款买到了几艘渔轮,像咱们这样大规模进口十几艘渔轮的情况,几乎再没出现过……”
    郭志勇不禁问:“国家对补偿贸易进口的渔轮收紧了?”
    宋恂点头:“批得很少,一般申请在各省内部都能通过,但是再往上递申请就不行了,很多都被拒绝了。我上个月跟广东渔业公司的经理通过电话,从他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他们的申请被退回来了。”
    也就是说,以后再想购买渔轮,通过补偿贸易和外汇贷款就比较难了。
    要么等国产渔轮下水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