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86节(第 4 / 6 页)
起买个羊绒衫,袁梅已然成了党校里最时髦的女学员。
    他们进门的时候,午饭还没做好,孙君华领着双胞胎和孙女苗苗去院子里玩了。
    宋恂则陪着袁书记坐到了棋盘前,两人难得有闲心来一盘象棋。
    “头一回去企业工作,感觉怎么样啊?”袁正清盯着棋盘问。
    “不好干,事情千头万绪,并没有我最开始以为的轻松。”
    “呵呵,搞企业是很锻炼人的,能搞得好一个县一个区的干部,放到企业里去,却未必能搞得好企业。”袁正清摩挲着下巴说,“不少人都弄不明白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到底是怎么回事。地委这两年派了不少青年干部去管理企业,不过目前还没有看到成绩特别突出的,你可得加把劲呀!”
    宋恂颔首,又苦笑道:“按照咱们之前的设想,渔业公司想要发展起来,最主要的就是有能够适应外海和远洋的船队……”
    “嗯,难道船不是最重要的?”
    “船队确实是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是把船买回来就能高枕无忧了。除了硬件上的准备,软件方面,加强经营管理也相当重要。我要是早知道水产供销公司内部会有这么多问题,当初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跟他们合并的。除了一个冷冻厂是盈利的,其他单位的要么是收益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要么是亏损的……”
    袁正清呵呵一笑道:“想要干吃饭不干活?哪有这种好事呀!就是因为水产供销公司内部有问题,才会跟你们合并,统一整合管理嘛。之前有的同志提议说,只把冷冻厂给你们,我没同意,要给就一起给,拿回去以后要怎么修修补补,那是你们的事情。”
    宋恂手上走着棋,嘴上也不闲着。
    “您还真以为那个冷冻厂是什么香饽饽呢?内部问题一大堆,要是我们手头宽裕,我是宁可自己出钱建冷库,也不想要这个冷库的。以它这个万吨级冷库的规模,每年只取得这点盈利,根本就不正常。我看了其他渔区的冷库资料,人家的收益最起码比咱们高15%。”
    “冷库的利润上不去,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以前咱们不敢提利润挂帅,也不敢提物质刺激。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该刺激还是要给工人一些刺激的。敢不敢抓利润,是否能用经济手段管理企业,主要还得看企业领导敢不敢亲自挂实帅。”袁正清点了点他说,“做工作可不能拈轻怕重,你要知道,水产供销公司的那些下属工厂可都是地区白送给你们的。地区对你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想办法把这几个厂盘活。”
    宋恂应道:“因为这几个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