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82节(第 2 / 5 页)
来,就去公社当副经理多好!”
    项英雄反驳道:“我要是从船上退下来了,你卖烤鱼片的原料从哪里来?再说,我不能因为自己要去当经理,就不管大家伙了。当初搞包产到组是我一力提的,这才干了不到一年,就要反悔,哪有这么办事的?”
    “要是这个公司不好,人家为啥要办?肯定是对社员们有好处,公社领导才会这样要求的啊!”苗玉兰自有她的理解。
    宋恂饿得够呛,一边吃着饺子,一边听老丈人两口子你来我往。
    说到渔工商的好处,项英雄就有些犹豫:“这个渔工商确实也是有点好处的。陈书记说,只要加入了渔工商公司,几个渔业大队就可以联合组成一个运输船队,以后大家打上来的鱼可以交给运输船队,直接运到国家计划制定的那些港口销售。”
    这一点对渔民们来说其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前几十年,他们打上来的鱼要统一交给水产供销公司。
    供销公司行业垄断一家独大,在码头收鱼的那些干部都很强横,先收谁的鱼,后收谁的鱼,啥样的鱼合格,啥样的不合格,都由那些收鱼的干部说得算。
    冬天还好,夏天交鱼的时候简直是灾难。
    几十条渔船聚在码头排队等着交鱼,与收鱼干部关系好的,可以找个借口往前加塞,而排在后面的渔船,等轮到他们的时候,船上的鱼已经臭了一大半。
    因为供销公司收鱼的弊端,渔民们每年都要损失大量鲜鱼。
    宋恂放下筷子说:“渔工商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产供销一体,直接让产销见面,减少了供销公司在其中转手的环节。地区其实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会将地区水产供销公司与我们渔业公司合并了。”
    其实各个公社搞渔工商联合公司,对渔业公司的业务是有很大冲击的。
    两个公司合并以后,水产收购包销的业务也归到了渔业公司。
    一旦渔工商搞起了产供销一体化,那还有水产供销公司什么事?
    不过,宋恂本来就对收鱼业务的兴趣不大。
    在水产供销公司经营垄断的年代,这项业务还算有点赚头。但是从去年开始,国家对海产的派购比例做出了调整,像他老丈人这样流动作业的渔船,只需要派购60%,剩下的渔获不用上交,可以自行处置。
    以如今大环境的发展趋势来看,海产品的派购比例只会越来越低,甚至有可能彻底取消派购,实现自由交易。
    宋恂觉得,赶在水产供销公司出现颓势前与渔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