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62节(第 2 / 6 页)
   一个给姥姥捏肩,一个帮姥姥捶腿,殷勤得不像话。
    吉安还贴心地问:“姥姥,我捏的重不?我还可以轻一点的!”
    苗玉兰像个地主婆似的靠坐在沙发上,惬意地说:“不重不重,这样正好!”
    至今还没有享受过这种高级服务的亲娘项小羽,吃味地说:“娘,他俩还那么小呢,你给他们那么多钱做什么?”
    “呵呵,都有的,我给你大姐那边也汇了一点钱。她马上就要给她婆婆发工资了,手头也不宽裕。”
    项小鸿第二次征战高考,终于成功上岸,考上了海军驻地附近的一所海事学院。
    不过,她家壮壮才一岁多,虽然不用吃母乳了,但也是离不开大人的,所以项小鸿就让她婆婆安心住着。
    她读大专的这三年,孩子暂时交给婆婆带,每个月她个人出资十块钱,给她婆婆当零花钱,算是变相给老太太发工资了。
    孔斌觉得亲奶奶帮忙带两年孙子用不着给钱,反正平时吃饭买菜的钱都在老太太手里攥着,给不给都一样。
    项小鸿却不同意,“每天从买菜打饭的钱里抠几毛钱,只觉得那是小钱,但是认真算下来,每个月也差不多有七八块了。我把这十块钱一次性给咱娘,让老太太每周带着孩子去学校看我一趟,我觉得还挺值的……”
    一岁多的孩子刚会走路,稍有不慎就会磕碰到,项小鸿自己带过孩子,知道其中辛苦。
    她在渔业公司工作那么多年,也是有些存款的,所以并不吝啬多给老太太十块钱。
    苗玉兰抓住小外孙捏肩捶腿的手,给他们每人塞了一块西瓜,又对闺女说:“你姐三十多才考上一个大专,肯定得认真读书。她婆婆要是不帮忙,就得我去帮忙带孩子。但咱家刚包了船,还有一摊子事要忙呢,哪能抽得出空来?所以这每月十块钱的工资,我帮她出了,只当她婆婆是替我干活的!”
    项小羽在心中啧啧两声,她娘有了钱,说话的底气都不一样了,瞧这财大气粗的!
    *
    在省城这段时间,苗玉兰订购了鱼片斜切机,被闺女拉去理发店烫了一头卷毛,看了亲家文工团的文艺演出,又去参观了外孙们的幼儿园,这才心情愉悦地返程归家。
    宋恂将丈母娘送上火车以后,党校新一学期的课程也开始了。
    这学期是他在党校的最后一学期,无论是参加实习还是直接工作,理论进修班都只剩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了。
    宋恂正筹划着要怎么好好利用接下来几个月的校园时光,却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