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青云路 第20节(第 2 / 4 页)
   *
    不知是不好意思出来见人,还是另有原因,下午的会议,杜三泰终是没来出席。
    反倒是早上刚返航的几个船老大跑来了大瓦房。
    “小宋技术员,我们刚靠岸就听说你当上主任了,第一次开会怎么不通知我们?”
    赵老大嗓门洪亮,肩上搭着一件棉布褂子,打着赤膊就气哼哼地走了进来。
    宋恂与他见过几次,知道他就是因为先进材料只有一张纸,被人笑了一整年的那个。
    “现在得叫宋主任啦!”身后的另几个船老大起哄。
    既然人已经来了,总不能将人家撵出去。
    宋恂笑道:“想着你们收山回来后需要休息,才将船员的座谈会安排在明天,没想到大家还挺积极的!既然你们主动来了,也省着项爱国去挨家挨户地通知了。”
    项爱国还挺能打配合,冲着几位船老大一拱手:“给我省事了,多谢多谢!”
    他是本村人,还经常替刘主任出面办事,船员大多与他熟识。
    赵老大就笑骂着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
    宋恂给几位船老大让了座,拉了会儿家常,就跟他们商量起生产指标的问题。
    “大家都在,咱们正好借此机会把之后的事情安排一下。我跟红梅嫂子讨论过了,打算向省渔那边学习,将渔船编成中队。”宋恂说土话的语速很慢,边想边说,“咱们的船少,所以就将两艘机帆船组成一组,你们可以互相结对子。看好谁就跟谁组队,以后两条船上的船员就是一个组的。”
    “宋主任,结这个对子有啥用?”赵老大问。
    他们平时出海,也是两艘船配合拉网捕鱼的。
    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嘛?
    “以前除了自己船上的船员不变,大家搭档的船只是经常轮换的。”宋恂尽量简单地解释,“但是以后就不行了,两艘船是固定搭档,需要统一完成分配的生产任务。”
    几个老大面面相觑,这是要给他们上缰绳了?
    咋还要分配任务呢?
    以前可都是打回来多少是多少的,海里捞不上东西,定多少目标都没用。
    年纪最大的孙老大,作为代表,面色难看地讲出了客观情况。
    宋恂摆手道:“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公司不会规定每次出海的渔获量,但是会给每组制定一个全年的生产指标。”
    “什么意思?”
    “以今年为例。还剩下半年时间,但我们还有两万担左右的任务没完成。”宋恂停顿片刻,见大家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