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过的白月光来找我了 第136节(第 3 / 6 页)
身的气息,也似乎格外熟悉,不仅像是从前的沈晴谙,似乎还要更熟悉一点,就仿佛她最近也曾见到过一般。
    她心底忽而一颤——眼前这个“沈晴谙”身上的气息,和她从前在尧皇城遇到的“小沈如晚”一模一样。
    作者有话说:
    觑百年浮世,似一梦华胥,信壶里乾坤广阔,叹人间甲子须臾。
    ——谷子敬《杂剧·吕洞宾三度城南柳》
    第117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二)
    如果向前追溯十年, 沈如晚连梦里也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还能再见到七姐。
    沈晴谙身段丰腴高挑,容貌明艳大气,举手投足间别有一种气度, 气场相合的顿时便能心生好感, 气场不合的却也会立刻心生厌嫌, 有好感的自然会觉得她爽朗明快,有厌感的则免不了觉得她看起来便脾气骄矜、性格傲慢。
    七姐就是这么一个在旁人评价中好坏都很极端的人, 朋友很多, 讨厌她的人也很多,可无论在哪都不会泯然众人。
    沈如晚幻想过很多次, 倘若她能再见到沈晴谙,相见时又是什么样的场景,最近一年来这样的幻想尤其多。
    可真的与沈晴谙相见了, 她却什么也说不出。
    沈晴谙也没说话, 站在几个同样奉命轮巡的蓬山弟子中间,神色辨不分明, 只有那双依稀如故的眼睛里,含着同她一样复杂的情感, 就那么不作声地望着她。
    也许也就是这么一眼, 沈如晚不愿再去想什么疑窦、阴谋,蓦然抬步,越过那几个轮巡的弟子,径直冲到沈晴谙的面前,可又忽而顿住了脚步,定定地站在那里, 唇瓣微微抿着, 一语不发。
    “原来两位师叔是认识的?”拿着玉册的小弟子听见那一声“七姐”, 不明所以,兀自为这旧友重逢欣忭起来了,“真巧啊,我方才还在感慨呢,两位师叔都姓沈,我还以为只是巧合。”
    可两位沈师叔谁也没有说话。
    她们只是眼神复杂地对望着,仿佛能用目光来代替言语,抵掉多少试探和掩饰。
    “好久不见。”沈晴谙终于开口,语气不易察觉的别扭,又故作落落大方。
    沈如晚的情绪仿佛就像是被这一句从闸中释放出的涛涛江水,倾泻而出,让她一把握住沈晴谙的手腕,几乎是凑到沈晴谙的鼻尖,“什么好久不见,哪里来的好久不见?你同我装什么装?”
    她突如其来的情绪迸发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捧着玉册的小弟子呆呆地望着她,目光在她和沈晴谙间转了又转,尽是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