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第 1 / 3 页)
    朗化,最终不可调和,斗得你死我活。
    这下可好了,自己与徐阶一脉相承,却与高拱是师生关系。
    当两人有了矛盾,他该如何自处?
    看着冯保的笑脸,赵肃却忽然有种前路坎坷的感觉。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小随笔——
    今天来聊小猪包子朱翊钧,也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
    万历这个时代,我一直觉得很可惜。
    它本来有机会变得更好,前面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几十年积攒,给他留下了一笔不小的财富,如果他稍微努力一点,再勤政一点,明朝说不定就走到另外一个方向了。
    朱翊钧小时候是很聪明的,而且他得天独厚,从小就被立为太子,环境教育都特别好,根本不是他那个苦命老爹能比的。
    大家想想,朱翊钧的娘李贵妃,虽然出身不行,但胜在有主意有魄力,也不怎么干涉朝政,朱翊钧的师父,都是一代大儒,连张居正也经常给他讲课。
    可也许是娘和师父的教育太过严厉,而且师父教一套,自己做一套,导致小朋友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在张居正死后,他全家被清算,被掘尸,还被活生生饿死家里,朱翊钧不管不顾,就要赶尽杀绝,最后还是大臣劝告,才算放了张家一马。
    从那以后,朱包子同学就彻底堕落了,从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年皇帝变成一个醉生梦死的皇帝。
    明明有长子,也不立为太子,也不给他请老师,你们上奏吧,我就跟你们耗……万历29年,才立太子。
    明明有手有脚,就是27年不上朝,任由大臣们勾心斗角,一概不管,由此衍生出明末最大的祸害之一——党争。大家天天吵架,互相弹劾,谁有空治国?官员心声:谁爱治谁治去,老子只管吵架,看谁不顺眼就弹劾谁。
    而且由于他根本就不管朝政(不是像他爷爷嘉靖那样起码还抓着权柄),所以到了后来,官员要辞职,没人批,要上任,没人准,老官走了,新官来不了,衙门里根本没人做事,有人的又忙着吵架,好嘛,一团乱。
    引用黄仁宇先生的话:万历15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假如历史拐了个弯,一切重来,又有了赵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这就是我写这文的目的。
    嘿嘿。
    第29章
    严世蕃最近很不顺,所以本来就不好的脾气更加大了几分,姬妾要是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