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第 2 / 3 页)
但赵暖却看不过眼,将他与赵肃两人强拉了出来。
    “过节就该有个过节的样子,小心把脑子读傻了,来来来,让兄弟我带你们去见见世面……嗯,咱们是先去万花楼好呢,还是醉梦楼好?”
    怎么听着都像青楼楚馆的名儿?
    陈洙跟在后面苦笑,反倒是赵肃一派闲适:“既来之则安之,不要愁眉苦脸了,就当是散散心嘛。”
    陈洙摇摇头,诚恳道:“我可不像少雍你这般天资聪颖,听说你是十三岁起才开始读书的,短短几年便有如此成就,我拍马也赶不上,只希望勤能补拙了。”
    赵肃哑然失笑。
    别人都觉得他是天才,可谁又知道他每天都看书看到多晚,即便如此,他也恨不得一天能多出几个时辰。
    三人来到东安门外,一眼望去,灯市如昼,仿佛延绵到天边,连半个北京城也照亮了。
    这样的节庆,平日里很少出门的大家闺秀也在家人陪同下出来赏灯。
    游人如织,接踵摩肩,盛况可想而知。
    赵暖惊叹道:“不愧是天子脚下,跟这一比,长乐简直就上不了台面啊!”
    在赵肃听到这句话的片刻之后,他回过头,无奈地发现自己跟另外两个人已经走散了。
    幸好不是大热天,三个人也都是大老爷们,不担心被人拐走。
    赵肃顶着一张被寒风吹得快僵掉的脸默默吐槽,一边随着人潮的方向漫无目的地逛着。
    “你这个怎么卖?”
    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偏生问话的语调又显得老成,让人忍不住发笑。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说两个问题——
    1、明代嫡庶之分
    明朝嫡庶之分是很鲜明的。
    虽然律法上说“嫡庶无别,诸子均分”,但说是一回事,具体实行又是另外一回事。
    现代法律还禁止重婚呢,但实际上包二奶的又哪里少了,只因为没有领结婚证,就不触犯法律了?
    别的不提,就拿明朝庶子考中进士的比例来说。
    嘉靖35年,进士共305人,其中庶子才19人。
    嘉靖41年,进士共299人,其中庶子24人。
    万历8年,进士共302人,其中庶子19人。
    这个差别巨大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嫡子和庶子的受教育环境与待遇是有很大差别的。
    连朝廷藩王继承,也是嫡子优先,没有嫡子,才轮到庶子。
    在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