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第 2 / 3 页)
运,当初他被赵肃甩下,不久又大病一场,延误了返乡的时间,恰好避过倭寇来犯,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外患早已平息。
    时值秋高气爽,闽江上帆影点点,岸边丹桂怀香,纵然送别,也令人凭添豪气憧憬。
    杨汝辅殷殷道:“少雍,伯训,你们可是长乐的希望!”
    沈乐行笑眯眯:“少雍兄啊,要考个状元回来,我还有个貌美如花的妹子等着你呢!”
    赵慎海语重心长:“少雍,你少小失怙,若你能金榜题名,你爹泉下有知,必然高兴!”
    其他又有若干亲友凑上前来,说的无非也是一个意思,让两人争取拿个功名回来,让长乐县也风光一把。
    陈氏是女眷,不好抛头露面,但该说的话在家都说了,还让戴忠跟着来送行。
    再看陈洙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赵肃与陈洙相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无奈。
    好不容易摆脱了送别的人群,两人上了船,马上躲入船舱,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陈洙苦笑:“我怎么觉得肩上担子突然重了许多?”
    赵肃拍拍他,心有戚戚然:“尽力就是。”
    那头赵暖翘着二郎腿摊在椅子上,全无坐相地嘲笑两人:“瞧瞧我,无事一身轻,所以说啊,科举考试害死人,古往今来,多少人倒在这上头!”
    赵肃扯了扯唇角:“你道你爹为什么肯让你跟着我出来?”
    赵暖立马换上一副谄笑:“肃哥儿,你到底跟我爹说了什么,在下对你真真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只不过跟你爹说,会督促你读书,让你在京城里拜个名师,准备下一次的乡试。”
    赵暖惨叫:“兄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赵肃不再理他,转头问陈洙:“伯训到了京城,有何打算?”
    陈洙见他们抬杠,忍笑道:“先租个宅子安顿下来,以便能安心读书,不若我们一道,也好有个照应。”
    赵肃笑道:“正有此意。”
    陈洙从家里是带了个书童出来的,赵肃没有经验,顿觉事事不便,等船泊在福州的时候,他也下船买了个书童。
    那书童才十二三岁的年纪,是江西一带灾荒被父母卖了,又被人牙子带到这里来的,生得瘦骨如柴,惟有一双眼睛还算机灵,赵肃见他识得几个字,便从人牙子手中买下,给他起了名字,赵榕。
    “少爷,榕是什么意思?”没两天,赵肃平和的性子就让赵榕没了畏惧,还好奇地打听起自己名字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