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有松筠 第85节(第 3 / 5 页)
不一样,那个是把米都煮到化了,看不见米,上来一锅白白的毋米粥,这个是粥开以后,把米捞起来剩下的稀米汤。”
    纪时接着道:“传统医学认为,米汤养人,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老人家也说,以前家里穷,媳妇生了孩子没奶,也没钱买奶粉,都是给孩子喂米汤长大的。”
    俞知岁听了点点头。
    包厢门又开了,老朱送来了纪时点的那些菜,她好奇地看着每一个碟子,感觉……好像都不认识,只知道是肉,还有的白白的,长得也不像肉,更不知道是什么了。
    先下锅的是小方块一样的猪血,俞知岁觉得这跟吃麻辣火锅有些像,她每次吃麻辣火锅都先下鸭血。
    接着是猪头各个部位的肉,这个是猪天梯,那个是猪脸肉,这个猪嘴角剔下来的叫天衣无缝,分得很仔细,先下一部分,吃完再继续下。
    俞知岁好奇地问:“你们店里总共有多少道跟猪有关的菜啊?”
    “四十多种吧。”老朱一面应,一面给她倒米酒,“光是猪杂都三十多种了。”
    “……这么多?!”俞知岁震惊,“怎么能拆分得这么细?”
    老朱一脸淡定地装逼:“无他,唯手熟尔。”
    话音刚落,就听到另外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充满鄙视的嘘声。
    严松筠把蘸碟放到俞知岁面前,道:“别听他吹牛,这都是手术刀的功劳。”
    “手术刀?医院用的那种吗?”俞知岁更加好奇了,立刻扭头去看他。
    严松筠说了俞知岁才知道,起初老朱这里也没那么多种吃法,是偶然发现用手术刀分割的时候,因为手术刀的特性,可以分离很多普通菜刀分不开的纤维和神经,于是经过反复多次试验,越来越熟练,这才有了现在店里这些分得仔仔细细的猪杂部位。
    俞知岁听完恍然大悟,看到他从锅里捞上来的东西里有一根白白的东西,“这就是猪的神经吧?”
    “三叉神经。”严松筠道,夹了一条放她蘸碟里,“试试看,口感还不错。”
    俞知岁很相信他的话,送进嘴里仔细地咀嚼着,猪的神经煮熟后口感劲道,有一股肉香,嚼起来嘎吱作响。
    “确实还不错。”她笑着说了句。
    严松筠听了就有些得意地笑笑,让她再尝其他部位的肉,都清理得很干净,肉也足够新鲜,一点奇怪的味道都没有,蘸着小米辣酱油,吃出一股食材本身的鲜甜。
    确认俞知岁能接受这些食材后,严松筠的注意力转移到老朱和纪时那边,问起先前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