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重生后只想摆烂 第1节(第 3 / 5 页)
知了。”
    “亏他们柳家世代忠臣良将,结果出了这么一个玩意,简直丢尽他们柳家人的脸。”
    “所以说,柳家人都差不多死绝了,都不用皇帝灭他满门,这就是报应。”
    既然没有满门那还有别的,就在众人摩拳擦掌,兴致勃勃等待新帝对柳枕清相关的处置时。
    第一日,抓捕党羽的官员无功而返,党羽是谁?似乎一时间还真想不到。
    一定是柳枕清众叛亲离,人人喊打,起初跟他的人都弃暗投明了。
    第二日,抄府邸的官员空手而归,他贪污的钱财,收受的贿赂呢?怎么全府上下一件值钱的玩意都没有找出来。
    一定是柳枕清狡猾多疑,心虚不已,怕事败给自己留了后路,钱财都藏起来了。
    那就等收集罪证。
    这倒是快,七日之内,来自大周朝四面八方的证据传入宫廷,过去那些年很多流传的恶闻都是真的。
    有一年洪涝灾害严重,贪官污吏在赈灾中敛财,有人拼死上告却被忽略,是柳枕清默许的,导致那年灾民死伤无数。
    还有那时候南方苛捐杂税,横征暴敛,问题严重,有好官被推荐下来调查,却被柳枕清派人暗杀,最后连京城的家属都全家灭门。
    有一次西南边城受外族骚扰,苦苦维持等待支援,柳枕清去了一趟,直接逼死守城良将,献上头颅平息外族怒火,差点害得边城失守,连累百姓。
    更过分的是坑害自己结拜义兄,趁着霍大元帅抵抗敌国入侵被困之际,斩断粮草,不顾大周局势,只为一己私欲为爱报私仇,致使霍大元帅以及霍家十万大军被困而死。而那个时候,据说他正与敌国王爷私通,若不是后来被下人瞧见他背后刻着那家王爷的大名,都不知道他竟干出这般不知廉耻的丑事。
    他残害忠良,其心可诛,罪同叛国。
    更别说他在京城的所作所为,他有违天道不给皇帝祭祀天地,故意打压皇帝。滥杀无辜,心狠手辣。禁锢皇族,排挤宗亲,甚至有传闻说当年三王是打算离开京城的,结果柳枕清不许,所以三王之乱极有可能都是被他逼得。
    至此,罪名已定,罄竹难书。
    当盘龙玉石柱的奸佞罪人一面上刻着「柳枕清」三个大字,注定他遗臭万年时,群情鼎沸。
    哪怕偶有人表示遗憾,说起曾经的柳枕清最有可能刻在才子佳人或者忠臣良将这两面上,也都会被不屑和嘲弄骂回去。
    但是谁又会打从心底遗忘,当年在京城的那个明媚少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