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第 2 / 3 页)
知道的,不过是想图一回侥幸罢了。这炉鼎若叫昆仑的亲传弟子带走,便也不只是炉鼎了,和侍妾也无两样,比起等待送去的族童在昆仑长成,这一个炉鼎就笼络到一个亲传弟子,可是一本万利。
    封绍见状,也不穷追猛打,而是好声好气的把自己的意思合盘托了出来。
    黄明月听了刚刚的话,本来已经做好竹篮打水的打算,不想封绍一番话后又见峰回路转,自是千肯万肯。虽然比不得入昆仑宗,但也好过用了一次就扔了,至少还是带在身边了……于是对封绍又是一番默默感谢,私下又送了只锦囊袋。
    小小的波折圆满解决,没伤师兄弟和气,也没叫黄氏一族怀上怨气,封绍掂量了那锦囊袋一把,神识略扫,便也发现一些好物。
    这时黄氏一族的幼童已经悉数到了大厅里,黄氏不是大族,但幼童也有三四十余人。
    昆仑择选弟子只从世家中选,因为俗世里虽然也有身具灵根者,然而几率太低,昆仑也看不上。但世家却不同,千年来的血脉传承,灵根或有优劣,但无灵根者甚少。所以万年来,从世家中选弟子,便成了昆仑的宗规。
    幼不过三岁,长不逾八岁,这是昆仑择选弟子的第一个条件,表面上是说为了不染俗世污浊,保留本心纯净。
    然而封绍私以为,昆仑选弟子格外幼龄,是为了让这些弟子对昆仑更有归属感,以昆仑弟子为第一身份。
    事实似乎也验证了封绍的猜测,至少四大宗中,除了以苦修和以传教为己任的菩提寺佛修,也就数昆仑宗剑修最为紧密一致,犹以宗门为傲。
    既然封绍带了这么多内门外门弟子,这检测资质的差事就不必亲自动手,交代下去,便由弟子们来做。
    便见为首的两个内门弟子从锦囊袋里取出一应法器、符篆、丹药,测灵根的是一枚探灵符,掐诀化符入幼童灵台,便有色体灵炁浮出。
    金木水火土,五行色体各有不同,金为乳,木为青,水为黑,火为红,土为黄。
    如果为天灵根,浮出的灵炁就只有一种色体,若为地灵根,则有二色体,以此类推。
    灵根虽最为重要,但色身、根骨、体质、灵台、识心的资质对修行也大有影响。或许小门小宗对只要是天灵根、地灵根就引以为贵,但于昆仑而言,却是讲究多位平衡,择选更为严格。
    在择弟子如此严格之下,封绍的资质能被视为昆仑宗之宝,可见稀有。
    测完灵根后,弟子们便祭出一些特制法器,分别测验幼童们的其他资质,然而根骨与体质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