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第 2 / 5 页)
林太后迁坟的事宜, 动静比赵太后迁宫那日张罗的更盛大几分。
赵太后本当亲临现场,然而她却推头风发作,身子不适, 没有前往。
这里面的尴尬事, 众人心知肚明,也各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这日清晨, 赵太后晨起之后便立在廊上, 饶有兴致的赏玩着笼中的各种珍稀鸟雀。
看着慈宁宫宽敞华丽的庭院,廊下花池之中的牡丹,牡丹已过了花期,只剩些绿油油的叶子, 然而赵太后看在眼中,仍然兴味十足。
守得住一时寂寞,方才能得长远, 她始终这么以为。
林氏追封圣母皇太后又如何,被迁入帝陵又如何!
她总不能再从那金丝楠木棺材里爬出来,同自己争抢这皇太后的宝座金印罢!
八月十五那盛大风光的迁宫宴, 便是她向天下昭告, 这大周朝的太后只有她赵氏一人!
死人的风光,从来是做给活人看的。
然而陆旻唱这出戏,又能唱给谁看呢?又有谁会趋附呢?
赵太后嘴角挑起了一抹极淡却又得意的笑意,这段日子以来,这小皇帝的手脚频频,已十分不安分了。但是没有关系, 苏若华就要生下他的孩子了,有了另一个继承了陆家皇室血脉的孩子,有没有陆旻也就无关紧要了。
谁都无所谓,只要是一个能够名正言顺坐在皇位上的人就够了。
陆旻那些小手段她并不放在眼中,军队依旧在他们手中,她兄长依然是太尉,陆旻一切的所作所为,其实都威胁不了赵家的地位。
这一点,这个小皇帝怕是始终没有想明白。
得民心也好,失民心也罢,这天下从来不由老百姓说了算,而只看谁的拳头硬。
既然陆旻不听话,她便再忍耐片刻也罢。
赵太后倒也想通了,陆旻是不会与她一条心的,既如此她还不如早早物色下一个。这一回,她会吸取之前的教训,从小教导出一个绝对听话的新帝,再不去重蹈陆旻的覆辙。
苏若华身孕已有六个月了,再忍耐三个月就是了。
赵太后取了些鸟事,正挑逗笼中的鸟雀,朱蕊从外匆匆走来,低声报道:“太后娘娘,恭懿太妃自缢身亡了。”
赵太后起先微怔,旋即冷笑了一声:“她倒是有些胆魄,知道过不了这一关,索性一条绳子吊死了。这倒免了零零碎碎的受苦,待东窗事发,皇帝知道了当年她干的好事,决然绕不过她。”
朱蕊倒有几分忧虑,说道:“娘娘曾庇护恭懿太妃,
赵太后本当亲临现场,然而她却推头风发作,身子不适, 没有前往。
这里面的尴尬事, 众人心知肚明,也各有默契的没有提起。
这日清晨, 赵太后晨起之后便立在廊上, 饶有兴致的赏玩着笼中的各种珍稀鸟雀。
看着慈宁宫宽敞华丽的庭院,廊下花池之中的牡丹,牡丹已过了花期,只剩些绿油油的叶子, 然而赵太后看在眼中,仍然兴味十足。
守得住一时寂寞,方才能得长远, 她始终这么以为。
林氏追封圣母皇太后又如何,被迁入帝陵又如何!
她总不能再从那金丝楠木棺材里爬出来,同自己争抢这皇太后的宝座金印罢!
八月十五那盛大风光的迁宫宴, 便是她向天下昭告, 这大周朝的太后只有她赵氏一人!
死人的风光,从来是做给活人看的。
然而陆旻唱这出戏,又能唱给谁看呢?又有谁会趋附呢?
赵太后嘴角挑起了一抹极淡却又得意的笑意,这段日子以来,这小皇帝的手脚频频,已十分不安分了。但是没有关系, 苏若华就要生下他的孩子了,有了另一个继承了陆家皇室血脉的孩子,有没有陆旻也就无关紧要了。
谁都无所谓,只要是一个能够名正言顺坐在皇位上的人就够了。
陆旻那些小手段她并不放在眼中,军队依旧在他们手中,她兄长依然是太尉,陆旻一切的所作所为,其实都威胁不了赵家的地位。
这一点,这个小皇帝怕是始终没有想明白。
得民心也好,失民心也罢,这天下从来不由老百姓说了算,而只看谁的拳头硬。
既然陆旻不听话,她便再忍耐片刻也罢。
赵太后倒也想通了,陆旻是不会与她一条心的,既如此她还不如早早物色下一个。这一回,她会吸取之前的教训,从小教导出一个绝对听话的新帝,再不去重蹈陆旻的覆辙。
苏若华身孕已有六个月了,再忍耐三个月就是了。
赵太后取了些鸟事,正挑逗笼中的鸟雀,朱蕊从外匆匆走来,低声报道:“太后娘娘,恭懿太妃自缢身亡了。”
赵太后起先微怔,旋即冷笑了一声:“她倒是有些胆魄,知道过不了这一关,索性一条绳子吊死了。这倒免了零零碎碎的受苦,待东窗事发,皇帝知道了当年她干的好事,决然绕不过她。”
朱蕊倒有几分忧虑,说道:“娘娘曾庇护恭懿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