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第 3 / 6 页)
甜水庵,可是想在宫里办?”
陆旻微笑道:“太后以为呢?”
赵太后心中掠过一抹不快,面上倒还是若无其事,又问道:“这可是太妃自己的意思?”
陆旻摇头:“太妃倒是一向省检,只是朕以为,太妃为先帝在甜水庵祈福三年,今逢她寿诞,该好生庆贺一番。”
赵太后微微一笑,说道:“按理说,她到底也是先帝的妃嫔,一直在宫外住着,总不是个事。然而,哀家就怕太妃在甜水庵里自在惯了,受不得回宫的拘束,心里未必愿意。皇帝,你倒是先问问太妃自己的意思。若是她并不愿回来,强人所难,反倒不美。”
陆旻莞尔一笑:“那么太后的意思,如太妃情愿回宫,您是同意的了?”
赵太后被他用话僵住了,将声量陡然提了上去:“哀家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她若肯回来,莫不是哀家还要阻拦不成?”
陆旻面上的笑意渐深,说道:“既如此,朕知道了。天色不早,也该是传晚膳的时候,朕便不耽搁太后用膳了。”
赵太后心中不快,嘴里还是说道:“今儿哀家这里的小厨房炖了鹿筋,不如添双筷子,咱们娘俩一道吃顿晚饭。”
陆旻微笑道:“朕晚些时候还有折子要批,便不搅扰太后了。”
赵太后并非真心留他,遂颔首道:“天渐渐长了,皇帝勤于国事是好,也要仔细保重身体。天气喧燥,哀家晚些时候吩咐御膳房送一碗莲子百合羹过去。”
说了几句面子上的话,陆旻便起驾回了养心殿。
待皇帝走后,朱蕊走了过来,一面收拾茶碗,一面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后的脸色,赔笑说道:“皇上今儿过来,坐的时候短些。”
赵太后脸上阴晴不定,半晌长舒了口气,一字一句道:“皇帝,如今是越发难缠了。”
朱蕊说道:“再如何,这宫里到底是娘娘做主。别的不说,就单凭娘娘当初的栽培抚养之恩,皇上便不会忘却的。”
赵太后却自嘲一笑,说道:“这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到底还是不能一条心。早些年,哀家就是看中他年岁尚小,并没有什么靠山势力——便是收养他的慧妃,其实也不过尔尔。”说着,太后眯细了眼眸,似在回忆什么:“那时候,这孩子看上去还算机灵,却又不是顶顶机灵,哀家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把他笼过来。然则,如今看来,又岂知他不是蓄意藏匿锋芒?”
朱蕊听着,不由哆嗦了一下:“若是如此,那皇上也未免过于精明了。然而奴才的愚见,皇上……并无这般
陆旻微笑道:“太后以为呢?”
赵太后心中掠过一抹不快,面上倒还是若无其事,又问道:“这可是太妃自己的意思?”
陆旻摇头:“太妃倒是一向省检,只是朕以为,太妃为先帝在甜水庵祈福三年,今逢她寿诞,该好生庆贺一番。”
赵太后微微一笑,说道:“按理说,她到底也是先帝的妃嫔,一直在宫外住着,总不是个事。然而,哀家就怕太妃在甜水庵里自在惯了,受不得回宫的拘束,心里未必愿意。皇帝,你倒是先问问太妃自己的意思。若是她并不愿回来,强人所难,反倒不美。”
陆旻莞尔一笑:“那么太后的意思,如太妃情愿回宫,您是同意的了?”
赵太后被他用话僵住了,将声量陡然提了上去:“哀家有什么同意不同意的?她若肯回来,莫不是哀家还要阻拦不成?”
陆旻面上的笑意渐深,说道:“既如此,朕知道了。天色不早,也该是传晚膳的时候,朕便不耽搁太后用膳了。”
赵太后心中不快,嘴里还是说道:“今儿哀家这里的小厨房炖了鹿筋,不如添双筷子,咱们娘俩一道吃顿晚饭。”
陆旻微笑道:“朕晚些时候还有折子要批,便不搅扰太后了。”
赵太后并非真心留他,遂颔首道:“天渐渐长了,皇帝勤于国事是好,也要仔细保重身体。天气喧燥,哀家晚些时候吩咐御膳房送一碗莲子百合羹过去。”
说了几句面子上的话,陆旻便起驾回了养心殿。
待皇帝走后,朱蕊走了过来,一面收拾茶碗,一面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后的脸色,赔笑说道:“皇上今儿过来,坐的时候短些。”
赵太后脸上阴晴不定,半晌长舒了口气,一字一句道:“皇帝,如今是越发难缠了。”
朱蕊说道:“再如何,这宫里到底是娘娘做主。别的不说,就单凭娘娘当初的栽培抚养之恩,皇上便不会忘却的。”
赵太后却自嘲一笑,说道:“这不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到底还是不能一条心。早些年,哀家就是看中他年岁尚小,并没有什么靠山势力——便是收养他的慧妃,其实也不过尔尔。”说着,太后眯细了眼眸,似在回忆什么:“那时候,这孩子看上去还算机灵,却又不是顶顶机灵,哀家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才把他笼过来。然则,如今看来,又岂知他不是蓄意藏匿锋芒?”
朱蕊听着,不由哆嗦了一下:“若是如此,那皇上也未免过于精明了。然而奴才的愚见,皇上……并无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