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第 5 / 6 页)
去,长叹了口气:“真正是个不中用的!哀家怎会有这么个侄女。”
朱蕊过来,替太后添了茶水,说道:“贵妃还年轻,俗语说,年轻气盛。太后娘娘仔细教导着,往后也好了。”
赵太后摇头道:“只怕是没这个功夫了。皇帝登基已有三载,膝下却无有子嗣。朝臣早已议论纷纷,并要皇帝再行选秀。软儿本就不得皇帝喜爱,后宫又有淑妃,如若再添了新人,往后局势如何,实在难说。哀家只想把她扶上后位,膝下再有个太子,赵家与刘家的子弟,将来也都稳当了。”
朱蕊说道:“娘娘思虑周全,但太后娘娘尚在春秋鼎盛之年,何必忧虑如此长远之事?再说,皇上到底是敬重着娘娘,看在您的面子上,也不会如何。”
赵太后又摇头不语,眸中泛出了些许复杂的颜色。
皇帝登基三载,朝廷局势已隐隐有了变化。
原本,朝中就有一党臣子,与她赵家不合。皇帝面上对她虽是言听计从,但处置朝政之时,总有不顺她意之处,却又办的合情合理,让她挑不出错儿来。
她心中总觉得,陆旻似乎已不再是那个任由她拿捏的懵懂少年,渐渐的超脱出了她的掌握。
即便自己再如何作为,到底还是个妇人的身子,许多事依然是无奈。
她是当不成武则天的,为了抓牢手中的权力,许多事必得早做打算。
赵太后长舒了口气,转向朱蕊道:“皇上去了甜水庵,可回宫了?”
朱蕊回道:“皇上已然回宫了,又去看了淑妃,贵妃娘娘这才动怒。”
赵太后沉吟道:“不提这个,哀家依稀记得,恭懿太妃身边是不是有个宫女,叫苏……”
话未完,只听外头传报:“皇帝驾到——!”
赵太后当即收了话头,含笑静等。
片刻,果然见皇帝昂首阔步,走进门中。
陆旻身着一袭石青色正面绣五爪金龙的帝王常服,快步上前,向太后请了安。
赵太后微笑道:“快起来吧,这个时候了,皇帝还记得过来瞧哀家。”
陆旻起身,亦莞尔道:“天气渐暖,白日也长了,朕记挂太后娘娘的身子,过来问安。”说着,便一掀衣摆,在一旁的椅上坐了。
赵太后似满面关切道:“这乍暖还寒时候,最易染病,皇帝也要保重身体。无事,还是少出去走动。别在外头被病气扑了,生起病来,可要耽误国事。”
陆旻嘴角轻扬,自是明白赵太后这话外之音,倒也不与她打什么哑谜,将话摆在了
朱蕊过来,替太后添了茶水,说道:“贵妃还年轻,俗语说,年轻气盛。太后娘娘仔细教导着,往后也好了。”
赵太后摇头道:“只怕是没这个功夫了。皇帝登基已有三载,膝下却无有子嗣。朝臣早已议论纷纷,并要皇帝再行选秀。软儿本就不得皇帝喜爱,后宫又有淑妃,如若再添了新人,往后局势如何,实在难说。哀家只想把她扶上后位,膝下再有个太子,赵家与刘家的子弟,将来也都稳当了。”
朱蕊说道:“娘娘思虑周全,但太后娘娘尚在春秋鼎盛之年,何必忧虑如此长远之事?再说,皇上到底是敬重着娘娘,看在您的面子上,也不会如何。”
赵太后又摇头不语,眸中泛出了些许复杂的颜色。
皇帝登基三载,朝廷局势已隐隐有了变化。
原本,朝中就有一党臣子,与她赵家不合。皇帝面上对她虽是言听计从,但处置朝政之时,总有不顺她意之处,却又办的合情合理,让她挑不出错儿来。
她心中总觉得,陆旻似乎已不再是那个任由她拿捏的懵懂少年,渐渐的超脱出了她的掌握。
即便自己再如何作为,到底还是个妇人的身子,许多事依然是无奈。
她是当不成武则天的,为了抓牢手中的权力,许多事必得早做打算。
赵太后长舒了口气,转向朱蕊道:“皇上去了甜水庵,可回宫了?”
朱蕊回道:“皇上已然回宫了,又去看了淑妃,贵妃娘娘这才动怒。”
赵太后沉吟道:“不提这个,哀家依稀记得,恭懿太妃身边是不是有个宫女,叫苏……”
话未完,只听外头传报:“皇帝驾到——!”
赵太后当即收了话头,含笑静等。
片刻,果然见皇帝昂首阔步,走进门中。
陆旻身着一袭石青色正面绣五爪金龙的帝王常服,快步上前,向太后请了安。
赵太后微笑道:“快起来吧,这个时候了,皇帝还记得过来瞧哀家。”
陆旻起身,亦莞尔道:“天气渐暖,白日也长了,朕记挂太后娘娘的身子,过来问安。”说着,便一掀衣摆,在一旁的椅上坐了。
赵太后似满面关切道:“这乍暖还寒时候,最易染病,皇帝也要保重身体。无事,还是少出去走动。别在外头被病气扑了,生起病来,可要耽误国事。”
陆旻嘴角轻扬,自是明白赵太后这话外之音,倒也不与她打什么哑谜,将话摆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