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第5节(第 5 / 8 页)
在秋收前多屯点柴,多挖点野菜,野菜晒干了冬天没蔬菜的时候吃。
等徐宁和徐安把家搬好,东西也差不多置办齐的时候,村长就通知三天后秋收。
徐宁就准备明天去趟县城了,秋收长达一个多月,秋收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大队长和村长是不准请假的。
原书女主这两天应该就会下乡来榆树村了,原主的父母一个多月后也要到了,她记得书上说他们下放时没有多少行李的,只有原主父亲背上背了一个不大的包袱,要把他们的棉衣棉被准备起来了,徐宁和徐安的棉衣在这里穿也有点薄了。
徐宁让徐安给部队上的徐洋写封信,告诉他,让他不要寄钱过来了,姐弟俩有钱,还让徐安写上他们盖了房子,让徐阳有探亲假的时候就来榆树村,有地方住,这段时间徐宁每天晚上都偷偷模仿原主的笔记,总算有七八分像了,她让徐安先写,她在后面加几笔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徐宁就起来了,锅里放了一碗米,还有一点咸瘦肉切成丁,放到粥里,又去菜地里扯了几个青菜苗,煮了一锅菜粥,煮了两个鸡蛋,
徐安听到声响也起来了,看到徐宁在煮饭,就过去烧火,徐宁告诉他,这次去县城就不带他了,等秋收后再带他去县城好好玩一天,徐安说道,“知道了,姐,你去吧,我在家里看家”
徐宁又说,“一个人不要去山上砍柴,知道吗,我们的柴差不多够了,等秋收后,我俩再去山上砍一点就行了,”
徐宁吃过饭就背着个大背篓去村口了,老陈头的牛车已经在那里了,车上有两个大娘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徐宁不认识,李凤娇和林秋华也在上面,二人看到徐宁哼了一声,把头扭过去了,老陈头看到她说道,“徐知青,快上来,就差一个人了,”徐宁忙跑过去坐好,
到县城后,徐宁把信寄了,直接就去了供销社,去卖布那里看了一下都有什么颜色?她空间里有很多布,她没打算买,
去买了火柴,煤油,针线,下乡时带来的还有两斤点心票,买了两斤饼干,就出了供销社。
第8章 黑市
徐宁从供销社出来,打算去趟黑市,去了解一下里面的物价,她空间里还有500多条老式床单,
徐宁转了半个多小时,才在一条河边的胡同里找到地方,胡同口站着两个十七八的青年,两人看到徐宁问道,“是买,还是卖?”徐宁说道,“买点东西”
其中一个青年说道,“五分钱”徐宁以前听知青点的人说过,进去不管买和卖都要交钱,就从口袋里掏
等徐宁和徐安把家搬好,东西也差不多置办齐的时候,村长就通知三天后秋收。
徐宁就准备明天去趟县城了,秋收长达一个多月,秋收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大队长和村长是不准请假的。
原书女主这两天应该就会下乡来榆树村了,原主的父母一个多月后也要到了,她记得书上说他们下放时没有多少行李的,只有原主父亲背上背了一个不大的包袱,要把他们的棉衣棉被准备起来了,徐宁和徐安的棉衣在这里穿也有点薄了。
徐宁让徐安给部队上的徐洋写封信,告诉他,让他不要寄钱过来了,姐弟俩有钱,还让徐安写上他们盖了房子,让徐阳有探亲假的时候就来榆树村,有地方住,这段时间徐宁每天晚上都偷偷模仿原主的笔记,总算有七八分像了,她让徐安先写,她在后面加几笔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徐宁就起来了,锅里放了一碗米,还有一点咸瘦肉切成丁,放到粥里,又去菜地里扯了几个青菜苗,煮了一锅菜粥,煮了两个鸡蛋,
徐安听到声响也起来了,看到徐宁在煮饭,就过去烧火,徐宁告诉他,这次去县城就不带他了,等秋收后再带他去县城好好玩一天,徐安说道,“知道了,姐,你去吧,我在家里看家”
徐宁又说,“一个人不要去山上砍柴,知道吗,我们的柴差不多够了,等秋收后,我俩再去山上砍一点就行了,”
徐宁吃过饭就背着个大背篓去村口了,老陈头的牛车已经在那里了,车上有两个大娘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徐宁不认识,李凤娇和林秋华也在上面,二人看到徐宁哼了一声,把头扭过去了,老陈头看到她说道,“徐知青,快上来,就差一个人了,”徐宁忙跑过去坐好,
到县城后,徐宁把信寄了,直接就去了供销社,去卖布那里看了一下都有什么颜色?她空间里有很多布,她没打算买,
去买了火柴,煤油,针线,下乡时带来的还有两斤点心票,买了两斤饼干,就出了供销社。
第8章 黑市
徐宁从供销社出来,打算去趟黑市,去了解一下里面的物价,她空间里还有500多条老式床单,
徐宁转了半个多小时,才在一条河边的胡同里找到地方,胡同口站着两个十七八的青年,两人看到徐宁问道,“是买,还是卖?”徐宁说道,“买点东西”
其中一个青年说道,“五分钱”徐宁以前听知青点的人说过,进去不管买和卖都要交钱,就从口袋里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