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科举后我靠种田封侯 第6节(第 5 / 6 页)
接近县城,一路上碰到的行人便越多。
等到了城门口时,林立文更是看到了一排长队。这些都是跟他们一样要进城的人,在这里排队是因为进城之前,要受到城门守卫的询问和登记。
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落地税。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如非必要,不会轻易往城里跑的原因。因为每进城一次,这落地税就要缴纳一次。
队伍排了接近半个时辰,方才轮到他们。
守卫问道:“哪里人士?进城作何?”
“堰塘镇林家村人,进城探亲,购置农具。”林老大赶忙回答完,又扭头示意林立文把户籍拿出来。
守卫接过户籍查验无误后,把户籍给林立文还回去,又接过林老大递过来的两枚落地税,最后目光落在他担着的担子上,提醒道:“若是要进城做买卖,需得往南市去。”
林老大忙点头回道:“多谢官爷提醒,我这个是送亲戚的。”
对此,守卫什么都没说,放他们进城了。
这倒不是说守卫就信了林老大说的话,而是等到了进城后,若是林老大真的有做买卖,南市那边自有负责这一块的守卫做登记并收取交易税。
他刚那话,只是提醒林老大,切勿跑错地方。因为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允许百姓私自摆摊售卖东西的。比如在他们县城,讲究的就是东贵西富。
东边便是他们县衙的所在地,而西边则是城中众富户居住地。
如行商这种行业,就被划分到了南市和北市。其中南市以各种小商贩为主,北市以各种家畜为主。
毕竟古代没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做协助,如果管理不严格些,很容易就会弄出大乱子来。
然而也别看城门处管的这么严格,但等到进了城门后,没走上多长的路,林立文他们就到达林二姑那里了。
这不是说林二姑家住的离城门近,相反,林二姑嫁的人姓黄,是在南市较中心的地段开着一间杂货铺子。
说到底,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县城都并不大。除非是一些富饶之地,否则很多城镇面积都非常狭小,比如他们县城,尚且不足两个平方公里。
也就是还不到二十万平方米。
这数字乍一听是挺多的,但要知道在现代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就有七千多平方米。
至于人口,那就更没法跟现代比了。
林立文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曾听老师说过:“在古代,衡量一个县的标准之一,就是人口。比如唐朝,六千户为上县
等到了城门口时,林立文更是看到了一排长队。这些都是跟他们一样要进城的人,在这里排队是因为进城之前,要受到城门守卫的询问和登记。
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落地税。
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人,如非必要,不会轻易往城里跑的原因。因为每进城一次,这落地税就要缴纳一次。
队伍排了接近半个时辰,方才轮到他们。
守卫问道:“哪里人士?进城作何?”
“堰塘镇林家村人,进城探亲,购置农具。”林老大赶忙回答完,又扭头示意林立文把户籍拿出来。
守卫接过户籍查验无误后,把户籍给林立文还回去,又接过林老大递过来的两枚落地税,最后目光落在他担着的担子上,提醒道:“若是要进城做买卖,需得往南市去。”
林老大忙点头回道:“多谢官爷提醒,我这个是送亲戚的。”
对此,守卫什么都没说,放他们进城了。
这倒不是说守卫就信了林老大说的话,而是等到了进城后,若是林老大真的有做买卖,南市那边自有负责这一块的守卫做登记并收取交易税。
他刚那话,只是提醒林老大,切勿跑错地方。因为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允许百姓私自摆摊售卖东西的。比如在他们县城,讲究的就是东贵西富。
东边便是他们县衙的所在地,而西边则是城中众富户居住地。
如行商这种行业,就被划分到了南市和北市。其中南市以各种小商贩为主,北市以各种家畜为主。
毕竟古代没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手段做协助,如果管理不严格些,很容易就会弄出大乱子来。
然而也别看城门处管的这么严格,但等到进了城门后,没走上多长的路,林立文他们就到达林二姑那里了。
这不是说林二姑家住的离城门近,相反,林二姑嫁的人姓黄,是在南市较中心的地段开着一间杂货铺子。
说到底,是因为这个年代的大多数县城都并不大。除非是一些富饶之地,否则很多城镇面积都非常狭小,比如他们县城,尚且不足两个平方公里。
也就是还不到二十万平方米。
这数字乍一听是挺多的,但要知道在现代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就有七千多平方米。
至于人口,那就更没法跟现代比了。
林立文以前上学的时候就曾听老师说过:“在古代,衡量一个县的标准之一,就是人口。比如唐朝,六千户为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