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4(第 2 / 2 页)
 “……咳!”
    大舅兄冷不防呛了粥,和夫郎面面相觑。
    们见多了便很难察觉,何谚打眼瞧见,招呼还没打上就抬袖遮了眼。
    面装着非礼勿视的君子端方,面忍打趣:“贺尚书当真了不得!这是干了什么事犯到贵夫郎手里了?瞧这……啧啧,夫纲何在?”
    何尚书副看着就觉得牙疼的模样。
    贺林轩顺着手指的方向,往耳朵上摸,心里有数了。
    放手,脸上派的泰然自若,脚步不停地往前走,气定神闲:“打是亲骂是爱,这就是光荣的绶带。你若连这都不懂,可见还是差了火候啊,远丰兄。”
    何谚拜服,“比不得林轩兄这火都烧不穿的脸,惭愧惭愧。”
    在朝堂之上,皇帝陛高坐在上隔着远,其人都恭顺低头,没人专往贺尚书的耳朵打量。
    场关于夫纲何存的热议,算是有惊无险地躲过了。
    日早朝依旧热闹,无非是“北地驻军要冬衣要粮草。没问题,钱从哪儿来?”,“南地堤坝要重修。没问题,钱从哪儿来?”,诸如此类。
    天齐帝在位十年,骄奢淫逸,本就耗空国库。其时又极爱面子工程,每每行当地都必要斥资人力建造行宫,百官少有谏言便由着挥霍。
    若非士族有补贴勉力粉饰太平,梁兴北再愚钝也睡不个安稳觉。
    更何况连年灾情,如百废待兴,天顺帝有爱民之心,悲悯天,可说到底差了个钱字。
    分钱难死汉,国库空虚的问题迫在眉睫。
    百官也不为难陛,这些问题全砸在了部尚书贺林轩头上。
    贺林轩容不改,并不提自己和天顺帝的筹谋,转而就近日查阅账目时发现的些难解之处,请各位大臣指教。
    “王大人,账册上有载,两年前国库批白银十万给工部修缮建梁行宫。
    本官月前途径建梁,拜望栖龙之地,却听当地百姓说行宫近年来无处变动,便是块瓦砾都不曾添置。
    却不知,这笔钱如在何处?”
    被名的工部侍郎面紧,“贺大人有所不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