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叛出师门的大师姐13(第 1 / 3 页)
    六大派在缥缈门集结,一同高声宣誓,随后或轻功、或骑马,一路向西。
    此时一轮红日从东边掠起,正是霞光漫天,大道通天,意气最为风发之时,马匹所经之处鸟雀惊飞,黄土飞扬。
    眼见众人消失在路尽头,方清云转头:“师妹,我们也走吧。”
    西禾颌首,他们此行先转道太初派,拜见已逝的婆母公爹,随后再赶往魔教。
    太初派在鸣山,素有‘恒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称,距缥缈门不算远,骑马赶路九日可到,因着六大派去往魔教,路程缓慢,二人便不怎么着急。
    他们也牵了两匹马,不过到了缥缈门辖内小镇,便换了马车赶路。
    官道路途平坦,方清林赶车,西禾在车内躺着,不过大多数她都出来坐在方清林身旁。
    她穿着襦裙,发鬓梳成平民女子样式,两条腿晃悠着,一双灵动的眸子随意看着周围,意外地娇俏可人。
    沿途不少人不禁望来,随后偷偷红了脸。
    西禾轻笑一声,颇觉有趣。
    这一路他们遇到许多人,有赶路的百姓,有押着货物的商队,也有行色匆匆的江湖中人,想来是听到六大派欲攻打魔教的消息,赶着去凑热闹的。
    当今天子治世已有二十年,律法条列皆沿袭祖上,设六部、内阁,辅佐帝王。
    然而大明建朝已有两百余年,到今日已是官虎吏狼,贪墨成风,公器私用,仗势欺人等事延绵不绝。
    颇有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兆头,不过对普通百姓来说仍在忍受之内。
    “娘,还有多久到外祖母家呀,孩儿饿了。”
    “乖,马上到了,再忍忍啊。”
    这是一对赶路的母子,那妇人三十上下,脸上是被生活压迫的愁苦。
    她背上还背着一个瘦小的孩子,三人一派枯骨伶仃,十分瘦弱,应是去娘家探亲的。
    但他们拎的包裹干瘪,只有几块地瓜和一块腊肉,想来生活不易。
    西禾路过,递了一袋子米面过去。
    妇人惊诧,不敢接:“贵,贵人?”
    西禾往前递了递:“拿着吧,去娘家探亲应当拿点好东西,好教他们别为你担忧。”
    他们从上个城镇出发,到现在已行了三日,中间没有可歇脚的镇子、客栈,距离下个镇子还有段距离,可见路程还是挺远的,说不定还会遇上歹人……这母子三人想必是多年未回娘家了。
    时人多‘报喜不报忧’,这女子冒着风险也要回家,可见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