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第 3 / 3 页)
春再做打算。”
    飞羽县与长州县人少,空出来的土地就多,山上贫瘠,不宜开荒,两山之间大块大块的盆地却是难得的沃土。附近没人住,远一些的农人嫌来这里开荒挑担挑得苦,故不愿意来,正好便宜清凌卫。
    论起农事,韶信远不如沈歌,他应下,“行,我这就安排人去。”
    “我着人借了耕牛,下午有人牵过来,兴许还会带着犁耙等农具,愿意留下人犁田的百姓你们收下,牛你们小心使,千万莫伤了百姓的耕牛。”
    韶信没想到沈歌还考虑过这事,忙大喜地点头,“成,我亲自看着,不会出岔子。”
    这年头,要开荒也难,有耕牛在,能省不少气力。
    耕牛乃沈歌特地找长州县的牙子借的,他特地说好,百姓可亲自牵牛过来军营这头,用一日给十五个铜板。若带有犁耙,一日能换二十个铜板。牵牛过来的百姓愿意帮着犁地,一亩田十个铜板,快的人一天可犁两到三亩。
    牙子介绍一牛过来能拿五个铜板,一人一牛拿七个,算起来也是极划算的买卖。
    晚稻要十月才熟,这时候很多健壮的农人能抽开身,愿意带着牛与犁耙过来做工,做上一天能挣四五十文,一个月说不得还能挣上一两多银子,这是难得的好机会。
    沈歌吩咐过,只要不偷奸耍滑,基本来者不拒。
    开始愿意过来的农人还寥寥无几,过一段时日这头的名声传出去,许多人知晓军营里吃得好,挣得多,不用牙子说服,他们也自愿过来。
    清凌卫这头有几百亩田等着开荒,秋冬季以来,附近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