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情敌吗 第6节(第 2 / 5 页)
了顿才又说,“形成了现代所常见的国画风格。”
    从宋珉提起《潇湘图》的时候,孟迟就听得一头雾水,他不知道什么董源,也不知道什么张元干,更不懂欣赏这画。
    看着侃侃而谈的郁庭之,孟迟心里忽然想到陈彦说过,郁庭之是特邀讲师,在艺术学院教艺术史。
    对于艺术相关,郁庭之的确可以算得上博古知今。也是这时候,孟迟才直观地感受到,郁庭之是个知识渊博的老师。
    虽然是他情敌,虽然刚才小小地冒犯了他一下,但孟迟看着他,心里还是忍不住生出一些钦佩,一些欣赏之意。
    啧,难搞哦。
    作者有话说:
    欣赏就是沦陷的开始!
    *中国美术史相关资料,参考《大话中国美术史》、百度百科,以及作者差不多快忘光了的大学课程。
    第7章 上面
    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有多游刃有余,在不了解的领域就有多么心余力绌。
    不过孟迟没郁闷多久,当他听到《宣和画谱》和宋徽宗赵佶的名字时,皱起的眉头便缓了两分,又听到“诗书画印”时,灵光一闪便开口:“首次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人,是宋徽宗赵佶。”
    宋珉颇为诧异地看向他,似乎很意外他对书画还有了解。郁庭之也将目光转向他,不过他眼里没有丝毫诧异之色,只有一点不太明显的了然笑意。
    “不错。”郁庭之说,“是他。”
    孟迟忽然就有点开心,莫名其妙地,感觉自己又和他在一个频道了。
    “孟哥,你对中国美术史还有研究吗?”宋珉问。
    孟迟摇了摇头:“只是读过宋徽宗写的《大观茶论》,然后就多了解了一下他这个人,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
    “宋徽宗应该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了吧,瘦金体就是他创造的。”宋珉颇为赞同道,侧眸又看向了郁庭之,然而郁庭之的目光却仍停留在孟迟身上。
    “如果说治国上,他可当一句昏君,那么艺术上,他就可当一句天才。”孟迟说,“宋代‘点茶’文化的发展,他功不可没。”
    孟迟简单地讲了些宋朝点茶与现代茶艺的区别,还有一些有趣之处。宋珉似乎有些兴趣缺缺,眼神有些飘。倒是郁庭之听得很认真,视线一直黏在孟迟脸上。
    没一会儿,一通电话打断了他们的友好交流。
    郁庭之拿出手机看了一眼,然后往旁边走了两步接通了电话。
    他用的右手,屏幕正好对着孟迟的方向,